出自宋代秦觀《送僧歸保寧》:
西湖環(huán)岸皆招提,樓閣晦明如臥披。
保寧復(fù)在最佳處,水光四合無端倪。
車塵不來馬足斷,時(shí)有海月相因依。
上人弱齡已隸此,心目所證惟瑰琦。
白玉芙蓉出清沼,天然不受緇塵擾。
坐客一語不入意,目如明星視飛鳥。
冠切云兮佩玉難,上人顧之真等閑。
應(yīng)緣聊入人間世,興盡卻歸湖上山。
伊余久欲窺禹穴,矧今仲父官東越。
行挽秋風(fēng)入剡溪,為君先醉西湖月。
注釋參考
伊余
自指,我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責(zé)躬詩》:“伊余小子,恃寵驕盈?!?五代 貫休 《古離別》詩:“只恐 長江 水,盡是兒女淚。伊余非此輩,送人空把臂?!?明 劉基 《北上感懷》詩:“伊余朽鈍材,嬾拙更無比?!?/p>
禹穴
(1).相傳為 夏禹 的葬地。在今 浙江省 紹興 之 會(huì)稽山 ?!妒酚洝ぬ饭孕颉罚骸岸嫌?江 、 淮 ,上 會(huì)稽 ,探 禹穴 ?!?裴骃 集解引 張晏 曰:“ 禹 巡狩至 會(huì)稽 而崩,因葬焉。上有孔穴,民閒云 禹 入此穴?!?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游山》詩:“幸游 建德 鄉(xiāng),觀奇經(jīng) 禹穴 ?!?唐 李白 《越中秋懷》詩:“何必探 禹穴 ,逝將歸 蓬丘 。”
(2).指 會(huì)稽 宛委山 。相傳 禹 于此得 黃帝 之書而復(fù)藏之。 唐 李白 《送二季之江東》詩:“ 禹穴 藏書地, 匡山 種杏田?!?王琦 注:“ 賀知章 《纂山記》曰: 黃帝 號 宛委穴 為 赤帝 陽明之府,於此藏書。 大禹 始於此穴得書,復(fù)於此穴藏之,人因謂之 禹穴 ?!?禹 于 宛委山 得 黃帝 金簡書之說,見《吳越春秋·越王無余外傳》。 宋 陸游 《秋雨初霽徙倚門外有作》詩:“前身已預(yù) 蘭亭 會(huì),老眼曾窺 禹穴 書?!?清 王譽(yù)昌 《舟泊武林城外因憶新安會(huì)稽之勝賦呈確慶夫子志別》詩:“學(xué)溯 考亭 開霧障,書探 禹穴 破云封。”
(3).相傳為 夏禹 決 漢水 時(shí)的住處。在今 陜西省 旬陽縣 東?!洞笄逡唤y(tǒng)志·興安府·古跡》:“ 禹穴 在 洵陽縣 東一百三十里。高八尺,深九尺。旁鎸“禹穴”二字。穴右有泉,味甚清洌。世傳 禹 決 漢水 時(shí)居此?!?/p>
仲父
(1).古代稱父親的大弟。《釋名·釋親屬》:“父之弟曰仲父……仲父之弟曰叔父?!?/p>
(2). 春秋 時(shí) 齊桓公 尊 管仲 為仲父?!盾髯印ぶ倌帷罚骸癌z 齊桓公 ﹞倓然見 管仲 之能足以託國也……遂立以為仲父。” 楊倞 注:“ 仲 者, 夷吾 之字;父者,事之如父?!焙笠蛴靡苑Q 管仲 。 三國 魏 曹操 《善哉行》:“ 齊桓 之霸,賴得 仲父 ?!?晉 陶潛 《讀山海經(jīng)》詩之十三:“ 仲父 獻(xiàn)誠言, 姜公 乃見猜。” 逯欽立 校注:“ 仲父 , 管仲 ?!?清 錢謙益 《光祿大夫贈(zèng)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書謚文通鐵山王公墓志銘》:“昔者, 伊生 五就,拜幣聘于 有莘 ; 仲父 一匡,謝溝瀆于 堂阜 ?!?/p>
(3).用于帝王對宰相重臣的尊稱?!妒酚洝尾豁f列傳》:“ 莊襄王 即位三年,薨,太子 政 立為王,尊 呂不韋 為相國,號稱‘仲父’?!?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仲,中也,次父也。蓋效 齊桓公 以 管仲 為仲父?!?漢 劉向 《說苑·正諫》:“﹝ 秦始皇 ﹞乃立 焦 ( 茅焦 )為仲父,爵之為上卿?!薄稌x書·王導(dǎo)傳》:“時(shí) 荊 揚(yáng) 晏安,戶口殷實(shí), 導(dǎo) 為政務(wù)在清靜,每勸帝克己勵(lì)節(jié),匡主寧邦。於是尤見委杖,情好日隆,朝野傾心,號為‘仲父’?!?/p>
(4).指 孔丘 。 丘 字 仲尼 ,故稱?!段倪x·吳質(zhì)<答東阿王書>》:“鉆 仲父 之遺訓(xùn),覽 老氏 之要言?!?李善 注:“ 仲父 , 仲尼 也。”
東越
(1).古族名。古代 越 人的一支。相傳為 越王 勾踐 的后裔。 秦 漢 時(shí)分布在今 浙江省 東南部、 福建省 北部一帶。 漢武帝 元鼎 六年(公元前111年) 東越王 馀善 反 漢 ,旋被其部屬所殺。部分族人被迫遷入 江 淮 地區(qū)。參閱《史記·東越列傳》。
(2).指 閩 東或 浙 東地區(qū)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詣建平王上書》:“ 子陵 閉關(guān)於東 越 , 仲蔚 杜門於西 秦 ?!?唐 柳宗元 《哭連州凌員外司馬》:“輶軒下東 越 ,列郡蘇疲羸?!?/p>
秦觀名句,送僧歸保寧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