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舟太液張
出自隋代江總《秋日侍宴婁苑湖應(yīng)詔詩》:
翠渚還鑾輅。
瑤池命羽觴。
千門響云蹕。
四澤動榮光。
玉軸昆池浪。
金舟太液張。
虹旗照島嶼。
鳳蓋繞林塘。
野靜重陰闊。
淮秋水氣涼。
霧開樓闕近。
日逈煙波長。
洛宴諒斯在。
鎬飲詎能方。
朽劣叨榮遇。
簪笏奉周行。
注釋參考
太液
(1).古池名。 漢 太液池 ,在 陜西省 長安縣 西。 武帝 元封 元年(公元前110年)開鑿,周回十頃。池中筑 漸臺 ,高二十馀丈;又起三山,以象 瀛洲 、 蓬萊 、 方丈 三神山,刻金石為魚龍奇禽異獸之屬。 漢 班固 《西都賦》:“前唐中而后 太液 ?!眳㈤啞度o黃圖》卷四。
(2).古池名。 唐 太液池 ,在 大明宮 中 含涼殿 后,中有 太液亭 。 唐 李白 《宮中行樂詞》之八:“鶯歌聞 太液 ,鳳吹遶 瀛洲 。”參閱 清 《嘉慶一統(tǒng)志·西安府二·大明宮》。
(3).古池名。 元 、 明 、 清 太液池 即今 北京 故宮 西華門 外的 北海 、 中海 、 南海 三海。 元 時名 西華潭 。 清 稱 太液池 。南北四里,東西二百馀步,池上跨長橋,舊有石牌坊,東西對峙,東曰玉蝀,西曰金鼇。橋北稱 北海 ,橋南稱 中海 ,其中 瀛臺 以南稱 南海 。上源自 玉泉山 合西北諸水,由 地安門 水門流入。
江總名句,秋日侍宴婁苑湖應(yīng)詔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