恨年華,何去速,又來遲
出自宋代趙師俠《水調歌頭(戊申春陵用舊韻賦二詞呈族守德遠)》:
人生如寄耳,世態(tài)逐時移。
浮名薄利能幾,方寸漫交馳。
粗足生涯隨分,到眼風光可樂,終不羨輕肥。
有志但長嘆,無路且卑飛。
恨年華,何去速,又來遲。
綠蔭濃映池沼,縠浪皺風漪。
囀午鶯聲睍睆,滾地楊花飄蕩,愛景惜芳卮。
此意誰能解,一笑任春歸。
注釋參考
年華
年華 (niánhuá) 時光;歲月 time;years 年華易逝 青春年華來遲
漢武帝 為 李夫人 所作詩中之辭。 李夫人 少而夭卒, 漢武帝 思念不已。方士 少翁 言能致其神。令帝居帳,遙望見好女如 李夫人 之貌。帝益悲感,為作詩曰:“是邪,非邪?立而望之,偏何姍姍其來遲?!币姟稘h書·外戚傳上·孝武李夫人》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樂府》:“觀 高祖 之詠《大風》, 孝武 之嘆‘來遲’,歌童被聲,莫敢不協(xié)?!?/p>
趙師俠名句,水調歌頭(戊申春陵用舊韻賦二詞呈族守德遠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