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子翚《新涼》:
新涼為招客,勝集非預(yù)圖。
前峰雨未散,泠風(fēng)繞吾廬。
披襟沐清駛,合席隨沾濡。
定知喧譊中,欲此一快無。
興來擴(kuò)以酒,草具來須臾。
田翁偶過我,添杯坐其偶。
為言秋暑劇,稻畦日凋疏。
寧辭抱甕勞,僅給園中蔬。
喜茲甘澍足,普潤無遺墟。
遙山莽難分,綠浪搖虛徐。
我病不任耕,歲收仰微租。
蒙成每自愧,一飽便有余,連觴使之釂,醉語雜叫呼。
野人無他腸,我輩恐不如。
注釋參考
披襟
(1).敝開衣襟。多喻舒暢心懷。 戰(zhàn)國 楚 宋玉 《風(fēng)賦》:“有風(fēng)颯然而至,王廼披襟而當(dāng)之曰:‘快哉此風(fēng)!’” 宋 張景星 《秋日白鷺亭》詩:“開樽屏絲竹,披襟向蕭籟。” 清 杜岕 《張大育頭陀抱琴來同孟新聽彈》詩:“一曲《涂山操》,披襟此日過?!?/p>
(2).指衣衫破爛,把衣襟拖掛下來。 郭沫若 《洪波曲》第十四章二:“那些壯丁們在每一個人身上穿著一件衛(wèi)生衣……大框小洞,帶片披襟,甚至有的一邊袖筒短了一截?!?/p>
(3).亦作“ 披衿 ”。猶披心。謂推誠相與。《晉書·周顗傳》:“ 伯仁 總角於東宮相遇,一面披襟,便許之三事,何圖不幸自貽王法。”《藝文類聚》卷五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《<臨海伏府君集>序》:“與君道合神遇,投分披衿?!?唐 杜甫 《奉贈盧五丈參謀琚》詩:“入幕知 孫楚 ,披襟得 鄭僑 ?!?清 陳盟 《與親友話舊》詩:“所愿故鄉(xiāng)歸有路,披襟重話再生歡?!?/p>
清駛
水清流疾。 唐 韓愈 《南溪始泛》詩之二:“ 南溪 亦清駛,而無檝與舟?!?清 劉大魁 《祭張閑中文》:“坐水中之磐石,觀谿流之清駛?!?/p>
沾濡
浸濕。多指恩澤普及。 漢 司馬相如 《封禪文》:“懷生之類,沾濡浸潤?!?元 馬致遠(yuǎn) 《陳摶高臥》第三折:“殿廷聚會風(fēng)云氣,華夏沾濡雨露恩?!?姚華 《論文后編》:“《詩》、《書》之教,著於四術(shù), 姬 周 學(xué)人,靡不沾濡?!?/p>
劉子翚名句,新涼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