須知應(yīng)感神通力,舉步相隨遍十方
出自宋代李復(fù)《和呂吏部觀延慶院李唐畫山水》:
深蒨云嵐遠意蒼,寶伽猶帶海波光。
須知應(yīng)感神通力,舉步相隨遍十方。
注釋參考
須知
須知 (xūzhī) 關(guān)于從事某一活動必須知道的事情 notice;points for attention 考試須知 關(guān)于某事或某活動的指南性知識或信息 guide 游覽須知 須知 (xūzhī) 必須知道 should know;it should be understood that 須知勝利來之不易應(yīng)感
(1).謂交相感應(yīng)?!抖Y記·樂記》:“夫民有血氣心知之性,而無哀樂喜怒之常,應(yīng)感起物而動,然后心術(shù)形焉。” 晉 陸機 《文賦》:“若夫應(yīng)感之會,通塞之紀,來不可遏,去不可止?!?明 高攀龍 《文學景耀唐公墓志銘》:“惟忠孝之氣直上清虛,如矢中的,於是始知古忠臣孝子與造化呼吸應(yīng)感者,殆以是也?!?/p>
(2).特指天人感應(yīng)。 北魏 張淵 《觀象賦》序:“尋其應(yīng)感之符,測乎冥通之數(shù),天人之際,可見明矣。”
神通力
神奇不可思議的力量?!斗ㄈA經(jīng)·如來壽量品》:“﹝偈言﹞我常住於此,以諸神通力,令顛倒眾生,雖近而不見?!?南朝 梁 王僧孺 《chu{1~1}夜文》:“得六神通力,具四無礙智。” 巴金 《<神·鬼·人>·神》:“關(guān)于神通力的話是一定可靠的?!眳⒁姟?神通 ”。
舉步
舉步 (jǔbù) 邁步;走路 step forward相隨
(1).亦作“ 相隋 ”。謂互相依存?!独献印罚骸案呦孪鄡A,音聲相和,前后之相隨。” 馬王堆 漢 墓帛書《老子·道經(jīng)》作“相隋”。
(2).伴隨;跟隨?!妒酚洝ぬK秦列傳》:“是何慶弔相隨之速也?”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論說》:“夫説貴撫會,弛張相隨?!?馬烽 《飼養(yǎng)員趙大叔》:“說完,匆匆忙忙相隨那女人走了。”
十方
十方 (shífāng) 指東、西、南、北、東南、西南、東北、西北、上、下十個方位 ten directions李復(fù)名句,和呂吏部觀延慶院李唐畫山水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