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郭城南山寺深,亭亭奇樹出禪林
出自唐代史俊《題巴州光福寺楠木》:
近郭城南山寺深,亭亭奇樹出禪林。
結(jié)根幽壑不知歲,聳干摩天凡幾尋。
翠色晚將嵐氣合,月光時有夜猿吟。
經(jīng)行綠葉望成蓋,宴坐黃花長滿襟。
此木嘗聞生豫章,今朝獨秀在巴鄉(xiāng)。
凌霜不肯讓松柏,作宇由來稱棟梁。
會待良工時一眄,應(yīng)歸法水作慈航。
第七十六卷
注釋參考
南山寺
(1).在 福建省 漳州市 南。 唐 開元 24年(公元736年)建。寺內(nèi) 大雄寶殿 巍峨莊嚴(yán)。東殿 凈業(yè)堂 ,中有一尊用天然的石筍雕琢成的一丈八尺高的彌陀佛。寺內(nèi)還有一只大銅鐘,系 元朝 延祐 年間鑄造。又有來自 印度 的《貝葉經(jīng)》和頒自 清 廷的《全藏經(jīng)》等珍貴文物。
(2).在 廣西 貴縣 南山公園 內(nèi)。建于 北宋 。 宋太宗 賜御書, 宋仁宗 題:“ 景祐 禪寺”額匾。 元文宗 即位削壁,雜樹間生,傳 南山 有“不老松”三字。登山可覽 貴縣 全城風(fēng)光。
(3). 祐國寺 、 極樂寺 、 善德堂 的合稱。在 山西省 東北部 五臺山 臺懷鎮(zhèn) 南三公里山腰。 元 元貞 二年(公元1296年)創(chuàng)建, 明 嘉靖 二十年(公元1541年)重建, 清代 增修,將三寺合并,改稱今名。
亭亭
亭亭 (tíngtíng) 高聳直立的樣子 erect;upright 亭亭凈植?!巍?周敦頤《愛蓮說》 亭亭獨立?!鳌?李漁《閑情偶寄·種植部》 亭亭如蓋?!鳌?歸有光《項脊軒志》 形容女子或花木挺立秀氣 gracefull禪林
禪林 (chánlín) 佛教寺院的別稱 Buddhist temple史俊名句,題巴州光福寺楠木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