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秦觀《越王》:
越王念吳役,寢興常不安。
有臣曰種蠡,實與同難艱。
終酬會稽恥,列國不敢干。
智者見未兆,愚夫暗前觀。
范公拂衣去,扁舟五湖間。
清輝照四海,秋月耿云端。
種也竟不悟,處之若無難。
屬鏤一朝至,身與名俱殘。
兔走獵狗悲,鳥盡良弓閑。
自古身不退,多為世所嘆。
注釋參考
智者
智者 (zhìzhě) 有智謀或智慧過人的人 sage未兆
尚未顯出跡象?!独献印罚骸拔要毑促馄湮凑祝鐙雰褐春?。” 三國 魏 嵇康 《養(yǎng)生論》:“縱少覺悟,咸嘆恨於所遇之初,而不知慎眾險於未兆,是由 桓侯 抱將死之疾,而怒 扁鵲 之先見,以覺痛之日為受病之始也。”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審舉》:“人君雖明并日月,神鑒未兆,然萬機不可以獨統(tǒng),曲碎不可以親總,必假目以遐覽,借耳以廣聽?!?/p>
愚夫
愚昧的人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廣譬》:“是以愚夫之所欲,乃達者之所悲也。”《資治通鑒·唐高祖武德九年》:“恐愒愚夫,詐欺庸品?!?清 侯方域 《宦官論》:“夫以萬鎰之璧徇一破瓦,愚夫不取也?!?/p>
秦觀名句,越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