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陸游《觀方外書》:
司馬遺書有坐忘,顗翁止觀略相當。
龜堂閉戶常終日,時得相從一炷香。
注釋參考
司馬
司馬 (sīmǎ) 古代官名,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軍政和軍賦的長官。漢大將軍、將軍、校尉之屬官都有司馬,專掌兵事。隋唐州府佐吏有司馬一人,位在別駕、長史之下,掌兵事,或位置貶謫及閑散官員 minister of war in ancient china 座中泣下誰最多,江州司馬青衫濕?!啤?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姓 surname遺書
遺書 (yíshū) 前人留下而由后人制印的著作(多用做書名) posthumous work of an author 死者臨死前留下的書信 letter or note left by one immediately before death 生前沒有留下遺書坐忘
道家謂物我兩忘、與道合一的精神境界?!肚f子·大宗師》:“墮肢體,黜聰明,離形去知,同於大通,此謂坐忘。” 郭象 注:“夫坐忘者,奚所不忘哉!既忘其跡,又忘其所以跡者,內不覺其一身,外不識有天地,然后曠然與變化為體而無不通也?!?唐 孟浩然 《游精思題觀主山房》詩:“漸通玄妙理,深得坐忘心?!?清 錢謙益 《<顏子疏解>敘》:“不違仁者三月也,不違如愚者終身也。忘仁義,忘禮樂,而至于坐忘也。”
止觀
(1).停下來觀看。《韓非子·外儲說左上》:“ 宋王 與 齊 仇也,筑 武宮 。謳 癸 倡,行者止觀,筑者不倦?!?/p>
(2).佛教修行法門之一?!爸埂睘殍笪?奢摩他)的意譯,意為掃除妄念,專心一境;“觀”為梵文(毗缽舍那)的意譯,意為在“止”的基礎上發(fā)生智慧,辨清事理。佛教主張通過“止觀”即可“悟”到“性空”而成佛。 中國 佛教天臺宗創(chuàng)始人 智顗 著有《摩訶止觀》、《童蒙止觀》等書。《法苑珠林》卷一○一引 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傳》:“ 齊 鄴 西 龍山 云門寺 釋 僧稠 姓 孫 ,元出 昌黎 ……初從 道房禪師 受習止觀?!?唐 杜甫 《別李秘書始興寺所居》詩:“重聞西方《止觀經》,老身古寺風泠泠?!?清 劉獻廷 《廣陽雜記》卷二:“夫 思大 乃 天臺 智者,本師親受三種《止觀》。”
相當
相當 (xiāngdāng) 兩方面差不多;配得上或能夠相抵 match;balance;correspond to;be equivalent to 得失相當 適宜;合適 suitable;fit;appropriate 相當?shù)娜诉x 相當 (xiāngdāng) 很;十分;極 quite;fairly;considerably 這里相當清靜 足可以,尚 enough 穿這件衣服去參加晚會就已經相當好啦陸游名句,觀方外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