約君少待秋月明,抱琴來宿寫灘聲
出自宋代陸游《杜敬叔寓僧舍開軒松下以虛瀨名之來求詩(shī)》:
君不琴見洛陽(yáng)八琴節(jié)灘,未琴至一舍聞琴驚湍,生綃六幅誰(shuí)所畫?入眼能令三伏寒。
又不見桐廬七里瀨,濺雪跳珠舞澎湃,羊裘老子去千年,絕世孤風(fēng)凜如在。
杜陵之孫今勝流,飄然不必事遠(yuǎn)游,結(jié)茆古寺聽松吹,坐擅洛水桐江秋。
放翁百念俱已矣,獨(dú)有好奇心未死。
約君少待秋月明,抱琴來宿寫灘聲。
注釋參考
少待
稍等。 明 湯顯祖 《南柯記·就征》:“請(qǐng)到時(shí), 東華館 少待。”
月明
(1).月光明朗。 唐 白居易 《崔十八新池》詩(shī):“見底月明夜,無波風(fēng)定時(shí)?!?元 袁士元 《和嵊縣梁公輔夏夜泛東湖》:“小橋夜靜人橫笛,古渡月明僧喚舟?!薄端疂G傳》第九回:“兩個(gè)教頭在月明地上交手?!?/p>
(2).指月亮;月光。 唐 李益 《從軍北征》詩(shī):“磧里征人三十萬(wàn),一時(shí)回向月明看?!?明 寓山居士 《魚兒佛》第一出:“白蘋紅蓼緑簑衣,青海灘頭一釣磯。只恐夜靜水寒魚不餌,滿船空載月明歸?!?/p>
灘聲
水激灘石發(fā)出的聲音。 南朝 梁元帝 《巫山高》詩(shī):“灘聲下濺石,猿鳴上逐風(fēng)。” 唐 杜甫 《送韓十四江東省覲》詩(shī):“ 黃牛峽 靜灘聲轉(zhuǎn), 白馬江 寒樹影稀。” 元 薩都剌 《曉上石壁灘》詩(shī):“ 龍溪 三月人上船,十里五里灘聲喧?!?/p>
陸游名句,杜敬叔寓僧舍開軒松下以虛瀨名之來求詩(shī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