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孟浩然《荊門上張丞相》:
共理分荊國,招賢愧楚材。
召南風(fēng)更闡,丞相閣還開。
覯止欣眉睫,沉淪拔草萊。
坐登徐孺榻,頻接李膺杯。
始蔚蟬鳴柳,俄看雪間梅。
四時(shí)年龠盡,千里客程催。
日下瞻歸翼,沙邊厭曝鰓。
佇聞宣室召,星象復(fù)中臺(tái)。
注釋參考
共理
指共同治理政事。 唐 白居易 《賀平淄青表》:“臣名參共理,職忝分憂,抃舞歡呼,倍萬常品?!?宋 柳永 《木蘭花慢》詞之三:“凝眸,乃睠東南,思共理,命賢侯?!?/p>
分荊
南朝 梁 吳均 《續(xù)齊諧記》云, 京兆 人 田真 兄弟三人分家時(shí)議分堂前紫荊花,荊花因之枯死。 田真 兄弟相感復(fù)合,荊亦再茂。后因以“分荊”喻兄弟分居。 清 張大復(fù) 《梅花草堂集·分關(guān)》:“故不如分荊荊枯,存荊荊茂,曉然知修讓之道也?!眳⒁姟?三荊 ”。
招賢
招攬賢人。 漢 司馬遷 《報(bào)任少卿書》:“次之又不能拾遺補(bǔ)闕,招賢進(jìn)能,顯巖穴之士?!薄逗鬂h書·朱景王杜等傳論》:“夫崇恩偏授,易啟私溺之失;至公均被,必廣招賢之路?!?明 李東陽 《與錢太守》詩:“ 錢侯 亦有招賢意,潦倒無能作頌聲?!?/p>
楚材
亦作“ 楚才 ”。 楚 地的人才。亦泛指南方的人才。 唐 駱賓王 《獄中書情通簡(jiǎn)知己》詩:“昔歲逢 楊意 ,觀光貴 楚 材?!?宋 黃庭堅(jiān) 《和邢惇夫秋懷》之四:“ 秦 收 鄭 渠成, 晉 得 楚 材多。” 清 王士禛 《帶經(jīng)堂詩話·眾妙·指數(shù)下》:“ 楚 才自 胡君信 承諾 、 顧赤方 景星 而外,僅見此人。” 程善之 《革命后感事和懷霜作》:“干戈擾擾滋瓜蔓,歲月因循累 楚 材?!眳⒁姟?楚材晉用 ”。
孟浩然名句,荊門上張丞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華輝人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