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軾《西新橋》:
昔橋本千柱,掛湖如斷霓。
浮梁陷積淖,破板隨奔溪。
笑看遠(yuǎn)岸沒,坐覺孤城低。
聊因三農(nóng)隙,稍進(jìn)百步堤。
炎州無堅植,潦水輕推擠。
千年誰在者,鐵柱羅浮西。
獨(dú)有石鹽木,白蟻不敢躋。
似開銅駝峰,如鑿鐵馬蹄。
岌岌類鞭石,山川非會稽。
嗟我久閣筆,不書紙尾鹥。
蕭然無尺箠,欲構(gòu)飛空梯。
百夫下一戈,椓此百尺泥。
探囊賴故侯,寶錢出金閨。
父老喜云集,簞壺?zé)o空攜。
三日飲不散,殺盡西村雞。
似聞百歲前,海近湖有犀。
那知陵谷變,枯瀆生茭藜。
后來勿忘今,冬涉水過臍。
注釋參考
岌岌
(1).高貌?!冻o·離騷》:“高余冠之岌岌兮,長余佩之陸離?!?王逸 注:“岌岌,高貌。” 唐 張九齡 《奉和圣制途經(jīng)華山》:“攢峯勢岌岌,翊輦氣雄雄?!?明 李東陽 《題應(yīng)寧所藏馬敬瞻山水圖》詩:“詩成畫去兩無聊,空對西山高岌岌?!?/p>
(2).危急貌。《孟子·萬章上》:“天下殆哉岌岌乎?”《漢書·韋賢傳》:“彌彌其失,岌岌其國。” 顏師古 注:“岌岌,危動貌?!?宋 蘇軾 《東坡志林·秦拙取楚》:“ 三 晉 亡, 齊 蓋岌岌矣。” 陳毅 《過太行山書懷》詩:“可憐敵與偽,泥足危岌岌?!?/p>
(3).急速貌?!段倪x·潘岳<笙賦>》:“汎淫汜艷,霅燁岌岌?!?李周翰 注:“霅燁岌岌,急疾貌?!?/p>
(4).用同“ 汲汲 ”。急切貌。 孫中山 《社會主義的分析》:“各國社會主義學(xué)者,鑒于將來社會革命之禍,岌岌提倡 麥克司 之學(xué)說,主張分配平均,求根本和平之解決?!?/p>
鞭石
(1).《藝文類聚》卷七九引 晉 伏琛 《三齊略記》:“ 始皇 作石橋,欲過海觀日出處。于時有神人,能驅(qū)石下海, 城陽 一山石,盡起立。嶷嶷東傾,狀似相隨而去。云石去不速,神人輒鞭之,盡流血,石莫不悉赤,至今猶爾?!焙笏煲浴氨奘睘樯裰牡涔?。 北周 庾信 《哀江南賦》:“東門則鞭石成橋,南極則鑄銅為柱?!?宋 蘇軾 《兩橋詩·西新橋》:“岌岌類鞭石,山川非 會稽 ?!?元 陳樵 《蔗庵賦》:“ 秦 人鞭石而望洋, 謝娥 入海而增喟?!?明 王世貞 《太和即事》詩之一:“路疑鞭石就,室似鑿空懸?!?/p>
(2).相傳 難留城 (今 湖北 宜昌 )山上有一石洞,洞中有兩塊大石,俗名陰陽石。陰石常濕,陽石常燥。每遇水旱不調(diào),百姓便進(jìn)洞祈福。天旱則鞭打陰石得雨,雨多則鞭打陽石天晴。事見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夷水》。后作為乞求晴雨和洽的典故。 北周 庾信 《和樂儀同苦熱》:“鞭石未成雨,鳴鳶不起風(fēng)。” 唐 杜甫 《雷》詩之二:“暴尪或前聞,鞭石非稽古?!?/p>
山川
山川 (shānchuān) 山岳、江河 mountains and rivers—landscape 祖國壯麗的山川會稽
(1).山名。在 浙江省 紹興縣 東南。相傳 夏禹 大會諸侯于此計功,故名。一名 防山 ,又名 茅山 。《左傳·哀公元年》:“ 越子 以甲楯五千保于 會稽 ?!?漢 袁康 《越絕書·外傳記越地傳》:“﹝ 禹 ﹞更名 茅山 曰 會稽 。”
(2).郡名。 秦 置,今 江蘇省 東部及 浙江省 西部地?!稘h書·嚴(yán)助傳》:“ 嚴(yán)助 , 會稽 吳 人?!?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政事》:“ 賀太傅 作 吳郡 ,初不出門, 吳 中諸強(qiáng)族輕之,乃題府門云:‘ 會稽 雞,不能啼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過朱買臣墓》詩:“ 翁子 窮經(jīng)不自貧, 會稽 連守拜為真?!?/p>
蘇軾名句,西新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