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范成大《蹋鴟巾》:
重譯知書自貴珍,一生心愧蹋鴟巾。
雨中折角君何愛,帝有衣裳易介鱗。
注釋參考
折角
(1). 漢元帝 時,少府 五鹿充宗 治 梁丘 《易》,以貴幸善辯,諸儒莫敢與抗論。人有薦 朱云 者, 云 入,昂首論難,駁得 充宗 無言以對。諸儒為之語曰:“ 五鹿 岳岳, 朱云 折其角?!笔乱姟稘h書·朱云傳》。后以“折角”喻指雄辯。 宋 周邦彥 《汴都賦》:“雖有注河之辯,折角之口,終日危坐,抵掌而譚,猶不能既其萬一?!?清 黃景仁 《送容甫歸里》詩:“此日眾中推折角,他年殿上待重茵。”
(2).指在爭論中被人駁倒。《舊五代史·周書·馮道傳》:“復(fù)有 梁 朝宰臣 李琪 ,每以文章自擅,曾進(jìn)《賀平中山王都表》云:‘復(fù) 真定 之逆城?!?道 讓 琪 曰:‘昨來收復(fù) 定州 ,非 真定 也?!?琪 昧於地理,頓至折角?!?清 惜秋 旅生 《維新夢·外交》:“看諸卿聞命即行,絶無繫戀,似此皇華之選,必?zé)o折角之虞?!?/p>
(3).謂折迭其邊角。 清 李慈銘 《越縵堂讀書記·升庵集》:“余嘗愛 趙子昂 《書跋》云:‘聚書藏書,良非易事。善觀書者……勿捲腦,勿折角,勿以爪侵字,勿以唾揭幅。’”特指折迭頭巾之角。 清 沉育 《郭有道墓》詩:“士林爭折角,仙侶羨同舟。”參見“ 折角巾 ”。
衣裳
衣裳 (yīshang) 衣服的通稱 clothing 身上衣裳?!啤?白居易《賣炭翁》 與衣裳?!啤?柳宗元《童區(qū)寄傳》 淚滿衣裳?!啤?杜甫《聞官軍收河南河北》 振衣裳。——清· 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介鱗
(1).甲蟲與鱗蟲。《大戴禮記·曾子天圓》:“介蟲介而后生,鱗蟲鱗而后生,介鱗之蟲,陰氣之所生也。”《淮南子·兵略訓(xùn)》:“下至介鱗,上及毛羽?!?唐 無名氏 《李林甫外傳》:“茲介鱗之屬,其間苦事亦不少?!?/p>
(2).古代傳說中的魚類祖先?!痘茨献印椥斡?xùn)》:“介鱗生蛟龍,蛟龍生鯤鯁,鯤鯁生建邪,建邪生庶魚;凡鱗者生於庶魚。”
(3).比喻遠(yuǎn)夷。含貶義?!逗鬂h書·楊終傳》:“故 孝元 棄 珠崖 之郡, 光武 絶西域之國,不以介鱗易我衣裳。” 李賢 注:“介鱗喻遠(yuǎn)夷,言其人與魚鱉無異也。” 宋 蘇軾 《伏波將軍廟碑》:“ 揚(yáng)雄 有言, 朱崖 之棄,捐之之力也。否則介鱗易我衣裳?!?/p>
范成大名句,蹋鴟巾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