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此中有公議,或辱五鼎榮半菽
出自宋代黃庭堅《次韻王炳之惠玉版紙》:
王侯須若緣坡竹,哦詩清風(fēng)起空谷。
古田小紙惠我百,信知溪翁能解玉。
鳴碪千杵動秋山,裹糧萬里來輦轂。
儒林丈人有蘇公,相如子云再生蜀。
往時翰墨頗橫流,此公歸來有邊幅。
小楷多傳樂毅論,高詞欲奏云問曲。
不持去掃蘇公門,乃令小人今拜辱。
去騷甚遠文氣卑,畫虎不成書勢俗。
董狐南史一筆無,誤掌殺青司記錄。
雖然此中有公議,或辱五鼎榮半菽。
愿公進德使見書,不敢求公米千斛。
注釋參考
雖然
雖然 (suīrán) ——用在上半句,下半句多用“但是”、“可是”、“卻”等與它呼應(yīng),表示承認前邊的為事,但后邊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even if though; although 李大伯雖然年過六十,勞動勁頭卻比得上年輕的小伙子 雖然我一見便知道是閏土,但又不是我這記憶上的閏土了?!斞浮豆枢l(xiāng)》 雖然如此,雖是這樣;即使這樣 even so 善哉。雖然,公輸盤為我為云梯,必取宋?!赌印す敗?雖然,受地于先王,愿終守之,弗敢易!——《戰(zhàn)國策·魏策》中有
即中陰?!毒闵嵴摗し謩e世品》:“死生二有中,五藴名中有;未至應(yīng)至處,故中有非生?!薄洞蟪肆x章》卷八:“兩身之間,所受陰形,名為中有?!?呂澂 《中國佛學(xué)源流略講》第四講:“ 犢子 主張有‘中有’(‘生有’與‘死有’之間的狀態(tài)),此論也有‘中間涅槃’即在中有中入滅的說法?!痹敗?中陰 ”。
公議
公議 (gōngyì) mass discussion 眾人的議論 自報公議 關(guān)于國家的事情,以公眾利益為標(biāo)準(zhǔn)而評議五鼎
(1).古代行祭禮時,大夫用五個鼎,分別盛羊、豕、膚(切肉)、魚、臘五種供品。見《儀禮·少牢饋食禮》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前以三鼎,而后以五鼎與?” 明 陸采 《懷香記·欽賜異香》:“莫把年華空斷送,整五鼎三牲脩供?!?明 沉受先 《三元記·辭親》:“前呼后擁,顯親揚名,也勝是死后三牲五鼎之祭?!?/p>
(2).見“ 五鼎食 ”。
半菽
(1).謂半菜半糧,指粗劣的飯食?!稘h書·項籍傳》:“今歲飢民貧,卒食半菽?!?顏師古 注:“ 孟康 曰:‘半,五升器名也?!?瓚 曰:‘士卒食蔬菜以菽雜半之?!?瓚 説是也。菽謂豆也?!?唐 元稹 《竹部》詩:“歸來不買食,父子分半菽?!?清 錢泳 《履園叢話·景賢·書周孝子事》:“﹝ 周芳容 ﹞連遭喪病,家亦奇貧,筆耕所出不能謀半菽之養(yǎng)?!?/p>
(2).指少許之物?!段倪x·劉孝標(biāo)<廣絕交論>》:“視若游塵,遇同土梗,莫肯費其半菽,罕有落其一毛。” 呂延濟 注:“澆薄之人視之如游塵,土梗,莫肯以半豆一毛而濟之。”
黃庭堅名句,次韻王炳之惠玉版紙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