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說松門峽,吐藥攬衣巾
出自唐代杜甫《寄薛三郎中(據(jù))》:
人生無賢愚,飄飖若埃塵。
自非得神仙,誰免危其身。
與子俱白頭,役役??嘈痢?br>雖為尚書郎,不及村野人。
憶昔村野人,其樂難具陳。
藹藹桑麻交,公侯為等倫。
天未厭戎馬,我輩本常貧。
子尚客荊州,我亦滯江濱。
峽中一臥病,瘧癘終冬春。
春復(fù)加肺氣,此病蓋有因。
早歲與蘇鄭,痛飲情相親。
二公化為土,嗜酒不失真。
余今委修短,豈得恨命屯。
聞子心甚壯,所過信席珍。
上馬不用扶,每扶必怒嗔。
賦詩賓客間,揮灑動八垠。
乃知蓋代手,才力老益神。
青草洞庭湖,東浮滄海漘。
君山可避暑,況足采白蘋。
子豈無扁舟,往復(fù)江漢津。
我未下瞿塘,空念禹功勤。
聽說松門峽,吐藥攬衣巾。
高秋卻束帶,鼓枻視青旻。
鳳池日澄碧,濟濟多士新。
余病不能起,健者勿逡巡。
上有明哲君,下有行化臣。
注釋參考
聽說
聽說 (tīngshuō) 聽人所說 hear;understand;be told;get wind of 聽說他到??谌チ?聽說她現(xiàn)已結(jié)婚松門
(1).謂以松為門;前植松樹的屋門。 唐 王勃 《游梵宇三覺寺》詩:“蘿幌棲禪影,松門聽梵音?!?宋 陸游 《書懷絕句》之一:“老僧曉出松門去,手挈軍持取澗泉。” 清 黃鷟來 《秋日雨晴》詩:“松門落葉深,竹徑寒香靜?!?/p>
(2).指 松門山 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入彭蠡湖口》詩:“攀崖照石鏡,牽葉入 松門 。”《清一統(tǒng)志·江西南昌府一》:“ 松門山 在 新建縣 北二百十五里?!跺居钣洝罚骸渖蕉嗨桑迸R 大江 及 彭蠡湖 。山有石鏡,光明照人。’”
(3).指 松門峽 。 唐 杜甫 《返照》詩:“荻岸如秋水, 松門 似畫圖?!?仇兆鰲 注:“《十道志》:‘ 松門峽 ,在 夔州 ?!?/p>
吐藥
促使嘔吐的藥物。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序例二·張子和汗吐下三法》:“吐藥之苦寒者,瓜蒂、巵子、茶末、豆豉、黃連、苦參、大黃、黃芩?!?清 姚衡 《寒秀草堂筆記》卷三:“昂地謀?,娏膬善咤X,一匣,係吐藥?!?/p>
衣巾
(1).衣服和佩巾。語本《詩·鄭風(fēng)·出其東門》:“縞衣綦巾?!?余冠英 注:“‘巾’,佩巾也?!?唐 白居易 《初除戶曹喜而言志》詩:“弟兄俱簪笏,新婦儼衣巾。”
(2).衣服和頭巾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代蒿里行》:“虛容遺劍佩,實貌戢衣巾。” 唐 白居易 《酬牛相公兼呈夢得》詩:“夜涼枕簟滑,秋燥衣巾輕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哄丁》:“小生衣巾,扮 吳應(yīng)箕 上?!?/p>
(3).指裝殮死者的衣服與單被?!端问贰に纹顐鳌罚骸白詾檎I銘及《治戒》以授其子:‘三日斂,三月葬,慎無為流俗陰陽拘忌也。棺用雜木,漆其四會,三涂即止,使數(shù)十年足以臘吾骸、朽衣巾而已。毋以金銅雜物置冢中?!眳⒁姟?衣衾 ”。
(4).指青領(lǐng)衣和方巾。 明 清 時的秀才服式?!度辶滞馐贰返谑呋兀骸爸钡剿奈迦蘸螅?匡超人 送過宗師,才回家來,穿著衣巾,拜見父母。”
(5).借指秀才的資格和待遇。 清 李漁 《憐香伴·隨車》:“當(dāng)初只因娘子沒正經(jīng),惹出那場大禍,革去了我的衣巾,如今纔掙得一件青袍上身,又不要去招災(zāi)惹禍?!?清 錢泳 《履園叢話·夢幻·損陰騭除名》:“此卷係抄襲 陳勾山 舊作,窗稿中有其文可查。薦而不售,衣巾尚在;薦而或售,據(jù)新例必除名?!?/p>
杜甫名句,寄薛三郎中(據(jù)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