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黃庭堅《謝檀敦信送柑子》:
色深林表風(fēng)霜下,香著尊前指爪間。
書后合題三百顆,頻隨驛使未應(yīng)慳。
注釋參考
書后
文體之一。寫在他人著作后面,對他人著作有所說明或評論。如 宋 蘇軾 有《書〈曹孟德傳〉后》,為其濫觴。 清 葉廷琯 《鷗陂漁話·清華園圖記》:“余以 王君 韞齋 已有圖記在前,乃為書后云?!?姚華 《論文后編·目錄中》:“一文之后,有所題記,后人稱曰書后,亦或曰跋,則后序之變……跋與書后近似,然頗有別,大抵書后者意必抽於前文,事必引於原著?!?/p>
合題
切合題意。 宋 張炎 《詞源·詠物》:“要須收縱聯(lián)密,用事合題,一段意思,全在結(jié)句,斯為絶妙?!?/p>
三百
《論語·為政》:“子曰:‘詩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思無邪?!?刑昺 疏:“按今《毛詩序》凡三百一十一篇,內(nèi)六篇亡,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,今但言三百篇,故曰篇之大數(shù)?!焙笠浴叭佟敝复对娊?jīng)》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明詩》:“三百之蔽,義歸無邪?!?清 姚鼐 《<敦拙堂詩集>序》:“文士得三百之義者,莫如 杜子美 ?!眳⒁姟?三百篇 ”。
驛使
驛使 (yìshǐ) 古代驛站傳送朝廷文書者 estafette未應(yīng)
(1).猶不須。 宋 王安石 《評定試卷》詩:“疑有高鴻在寥廓,未應(yīng)回首顧張羅?!?宋 陸游 《遣興》詩:“老去可憐風(fēng)味在,未應(yīng)山海混漁樵?!?/p>
(2).猶不算;不是。 唐 李白 《梁園吟》:“ 東山 高臥時起來,欲濟蒼生未應(yīng)晚?!?宋 張綱 《臨江仙》詞:“年方強仕未應(yīng)遲。高風(fēng)輕借便,一鶚看橫飛。”
(3).猶不曾。 唐 李白 《關(guān)山月》詩:“戍客望邊色,思?xì)w多苦顏,高樓當(dāng)此夜,嘆息未應(yīng)閑。” 唐 王維 《聽宮鶯》詩:“游子未應(yīng)返,為此始思鄉(xiāng)?!?宋 蔡伸 《念奴嬌》詞:“云浪鱗鱗,蘭舟泛泛,共載一輪月。五湖當(dāng)日,未應(yīng)此段奇絶?!?/p>
(4).不應(yīng)當(dāng)。 明 劉基 《旅興》詩之二四:“晨興步庭除,足弱幾不持;論年未應(yīng)爾,胡為遽如斯?”
黃庭堅名句,謝檀敦信送柑子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