誠者,天之道也;思誠者,人之道也。
出自先秦 孟子《孟子·離婁章句上·第十二節(jié)》:
摘自《孟子·離婁章句上·第十二節(jié)》
解釋:誠信是自然的規(guī)律,追求誠信是做人的規(guī)律。
原文摘要:
孟子曰:“居下位而不獲于上,民不可得而治也。獲于上有道;不信于友,弗獲于上矣;信于友有道:事親弗悅,弗信于友矣;悅親有道:反身不誠,不悅于親矣;誠身有道:不明乎善,不誠其身矣。是故誠者,天之道也;思誠者,人之道也。至誠而不動者,未之有也;不誠,未有能動者也。”
摘自《孟子·離婁章句上·第十二節(jié)》
解釋:誠信是自然的規(guī)律,追求誠信是做人的規(guī)律。
原文摘要:
孟子曰:“居下位而不獲于上,民不可得而治也。獲于上有道;不信于友,弗獲于上矣;信于友有道:事親弗悅,弗信于友矣;悅親有道:反身不誠,不悅于親矣;誠身有道:不明乎善,不誠其身矣。是故誠者,天之道也;思誠者,人之道也。至誠而不動者,未之有也;不誠,未有能動者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