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硯《題迎薰閣》:
解慍風來處,朱甍起舊城。
條山供偃蹇,鹽澤借澄泓。
龍廟疑飛出,蓮宮若化成。
亂云堆素彩,遠溜集幽聲。
逸驥騰前路,鳴鳶激去程。
散眸襟抱爽,翹首骨毛清。
歡席多嘉客,豐郊少困氓。
鼓琴歌渙澤,擊石樂承平。
鉅肇重華榜,高吟刻萃瑛。
雖無丹雘構(gòu),三絕足垂名。
注釋參考
條山
中條山 的省稱。 唐 岑參 《送秘省虞校書赴虞鄉(xiāng)任》詩:“ 虞坂 臨官舍, 條山 映吏人?!?唐 柳宗元 《送獨孤申叔侍親往河東序》:“聞其間有 大河 條山 ,氣蓋 關(guān) 左,文士往往仿佯臨望,坐得勝概焉?!?/p>
偃蹇
偃蹇 (yǎnjiǎn) 高聳 stand tall and erect 驕橫;傲慢 arrogant 懼其偃蹇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東集》 那些督撫貴人點了點頭,他就得意的了不得,從此就故作偃蹇之態(tài)去驕人。——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 困頓;窘迫 tired out 叔寶道:“小弟當時偃蹇?!端逄蒲萘x》 形容委曲婉轉(zhuǎn)的樣子 meanding澄泓
水清而深。 唐 劉禹錫 《歷陽書事七十韻》:“繭綸牽撥剌,犀焰照澄泓?!?元 劉祁 《歸潛志》卷十三:“下瀦為潭,澄泓湛碧,水螢鏡明?!?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異三·故藩址》:“宮中泉眼以數(shù)十計,皆澄泓見底,石子如摴蒱然?!?/p>
張硯名句,題迎薰閣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