魂去寂無跡,追之固無由
出自宋代梅堯臣《五月二十四日過高郵三溝》:
甲申七月七,未明至三溝。
先妻南陽君,奄仳向行舟。
魂去寂無跡,追之固無由。
此苦極天地,心瞀腸如抽。
泣盡淚不續(xù),岸草風颼颼。
柎殭尚疑生,大呼聲裂喉。
柁師為我嘆,挽卒為我愁。
戊子夏再過,感昔涕交流。
恐傷新人心,強制揩雙眸。
未及歸旅櫬,悲恨何時休。
注釋參考
無跡
亦作“ 無跡 ”。沒有蹤影;沒有痕跡。 南朝 梁 陸倕 《新刻漏銘》:“一暑一寒,有明有晦。神道無跡,天工罕代?!?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政事下》:“﹝ 李惠登 ﹞為政清浄無跡,不求人知?!?/p>
見“ 無跡 ”。
無由
無由 (wúyóu) 沒有門徑或機會 have no way (of doing sth.) 相見無由梅堯臣名句,五月二十四日過高郵三溝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5空間置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