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何應(yīng)龍《行人》:
柳花吹斷晚寒輕,草色拖裙罨岸青。
解識行人今古恨,路邊惟有短長亭。
注釋參考
解識
(1).猶解釋。 宋 本《<顏氏家訓(xùn)>序》:“余曰:‘凡字以詮義,字猶未識,義安能見?旋云小小,頗亦怱怱?!娔酥x余,令為解識。余遂作音義以曉之?!?/p>
(2).知曉;熟悉。 宋 蔡絛 《鐵圍山叢談》卷六:“舉筯,沙魚線甚俊。 呂丞相 喜問:‘君解識此物耶?’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夜游虎丘劍池》詩:“轆轤夜半語空中,無人解識興亡意。” 陳少白 《興中會革命史別錄》:“予操普通語相與周旋,謂居 中國 久,言語風(fēng)習(xí),解識不少,近則經(jīng)商于 香港 也。”
行人
行人 (xíngrén) 步行的人。古指出行的人;出征的人;又作使者的通稱 pedestrian 會其行人發(fā)露,瓚亦梟夷,故使鋒芒錯縮,厥圖不果?!度龂萘x》 行人駐足聽?!队衽_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 行人弓箭各在腰?!啤?杜甫《兵車行》 過者問行人 行人但云點行頻古恨
昔日的遺恨。 唐 韓愈 《辭唱歌》:“君教哭古恨,不肯復(fù)吞悲?!?唐 劉禹錫 《三良冢賦》:“矧今情之猶悲,諒古恨之潛吞?!?/p>
路邊
路邊 (lùbiān) 靠近大路的長條土地 roadside;wayside;curb惟有
惟有 (wéiyǒu) 只有 only 我們都很高興,惟有他沉著臉短長亭
短亭和長亭的并稱。 宋 蘇軾 《送運判朱朝奉入蜀》詩:“夢尋西南路,默數(shù)短長亭?!?清 蔣春霖 《南鄉(xiāng)子》詞:“燕麥青青,大河西畔短長亭?!眳⒁姟?短亭 ”。
何應(yīng)龍名句,行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