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軾《書上元夜游》:
己卯上元,予在儋州,有老書生數(shù)人來過,曰:“良月嘉夜,先生能一出乎?”予欣然從之。
步城西,入僧舍,歷小巷,民夷雜揉,屠沽紛然。
歸舍已三鼓矣。
舍中掩關熟睡,已再鼾矣。
放杖而笑,孰為得失?過問先生何笑,蓋自笑也。
然亦笑韓退之釣魚無得,更欲遠去,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魚也。
注釋參考
舍中
(1).猶家中?!逗鬂h書·祭遵傳》:“當備 祭遵 !吾舍中兒犯法尚殺之,必不私諸卿也?!?/p>
(2).指家中人。 三國 魏 曹操 《遺令》:“諸舍中無所為,可學作組履賣也。”
掩關
(1).關閉;關門。 唐 吳少徵 《怨歌行》:“ 長信 重門晝掩關,清房曉帳幽且閒?!?明 劉基 《辛卯仲冬雨中作》詩之一:“青燈無光掩關坐,饑鼠相銜啼過我?!?/p>
(2).坐關。指佛教徒閉門靜坐,以求覺悟。為期至少七天,長則不限。 唐 白居易 《秋山》詩:“何時解塵網,此地來掩關。” 清 唐孫華 《同友人游善果寺》詩:“客倦思尋榻,僧閑各掩關?!?/p>
熟睡
熟睡 (shúshuì) 睡得香甜、深沉 asleep 他們一連熟睡了10小時蘇軾名句,書上元夜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