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陸游《留題云門草堂》
小住初為旬月期,二年留滯未應(yīng)非。
尋碑野寺云生屨,送客溪橋雪滿衣。
親滌硯池余墨漬,臥看爐面散煙霏。
他年游宦應(yīng)無此,早買漁蓑未老歸。
注釋參考
硯池
硯池 (yànchí) 凹形硯 conave inkstone 硯臺(tái)中集儲(chǔ)水的坑 the depression for water on a inkstone余墨
(1).殘留的墨汁。 唐 劉言史 《右軍墨池》詩:“ 永嘉 人事盡歸空, 逸少 遺居蔓草中。至今池水涵餘墨,猶共諸泉色不同。”
(2).遺留下來的或殘存的書畫。 宋 歐陽修 《哭曼卿》詩:“遺蹤處處在,餘墨潤不枯。” 宋 黃庭堅(jiān) 《題絳本法帖》:“觀 唐 人斷紙餘墨,皆有妙處,故知翰墨之勝,不獨(dú)在 歐 、 虞 、 褚 、 薛 也?!?/p>
(3).詩書之馀,指不費(fèi)主要精力而寫成的文字。 宋 王安石 《寄題程公辟物華樓》詩:“想有新詩傳素璧,怪無餘墨到滄洲。”按,此指書信。
煙霏
亦作“煙霏”。1.云煙彌漫。 唐 席元明 《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》詩:“煙霏萬雉,花明四郊;沼蘋白帶,山花紫苞?!?宋 歐陽修 《秋聲賦》:“蓋夫秋之為狀也,其色慘淡,煙霏云斂?!?明 文徵明 《次韻吳德徵先生江南弄》:“煙霏曉色彤樓開,美人倚醉臨籹臺(tái)?!?/p>
(2).煙霧云團(tuán)。 唐 韓愈 《山石》詩:“天明獨(dú)去無道路,出入高下窮煙霏。” 宋 朱熹 《鷓鴣天·叔懷嘗夢(mèng)飛仙為之賦此》詞:“生羽翼,上煙霏?;仡^祗見冢纍纍。” 明 王守仁 《登泰山》詩:“曉登 泰山 道,行行入煙霏?!?/p>
陸游名句,留題云門草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