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白玉蟾《奉呈天谷》:
底事英人便養(yǎng)高,角鷹放了棄弓刀。
六壬六遁成韜晦,四塞三邊婁繹騷。
九十日秋涼氣少,一千年事亂時多。
長歌大笑不對飲,奈此水光山色何。
注釋參考
底事
(1).何事。 唐 劉肅 《大唐新語·酷忍》:“天子富有四海,立皇后有何不可,關(guān)汝諸人底事,而生異議!” 宋 張元干 《賀新郎·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》詞:“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,九地黃流亂注?” 清 趙翼 《陔馀叢考·底》:“ 江 南俗語,問何物曰底物,何事曰底事。 唐 以來已入詩詞中?!?陳毅 《為蘇南磨擦答某君書》詩:“投降緣底事?敵偽已圖窮?!?/p>
(2).此事。 宋 林希逸 《題達(dá)摩渡蘆圖》詩:“若將底事比渠儂,老胡暗中定羞殺。” 清 李漁 《蜃中樓·怒遣》:“歸向慈親告,底事羞還怕?!?/p>
英人
智慧和才能超群的人。 漢 崔駰 《達(dá)旨》:“故英人乘斯時也,猶逸禽之赴深林。”《南史·王鎮(zhèn)惡朱齡石等傳論》:“ 桓溫 一代英人,志移 晉 鼎?!?/p>
便養(yǎng)
便于贍養(yǎng)。 明 李東陽 《姜貞庵傳》:“九載秩滿,以母老,圖便養(yǎng),遷 南京 刑部郎中?!薄睹魇贰ね跏鳌罚骸?太祖 親試,稱旨,當(dāng)殊擢。自陳才薄親老,乞便養(yǎng),授 浮梁 教諭?!?/p>
角鷹
鷹的別名。其頭頂有毛角,故稱。 唐 王昌齡 《觀獵》詩:“角鷹初下秋草稀,鐵驄拋鞚去如飛?!?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禽四·鷹》:“鷹以膺擊,故謂之鷹。其頂有毛角,故曰角鷹?!?清 陳維崧 《贈龔芝麓先生》詩:“角鷹離鞲馬脫轡,我公慷慨日言事。”
白玉蟾名句,奉呈天谷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