嘗聞長老言,人性原不惡
出自宋代袁燮《送樓叔韶尉東陽三首》:
尉職最親民,亦足行所學(xué)。
吾民茍安枕,微官有余樂。
嘗聞長老言,人性原不惡。
迷涂偶忘返,見善寧不怍。
君能春其初,治行乃超卓。
注釋參考
長老
長老 (zhǎnglǎo) 年紀(jì)大的人 elder 對和尚的尊稱 elder of a Buddhist monastery 小長老人性
人性 (rénxìng) 指在一定的社會制度和歷史條件下形成的人的品性 humanity 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智 normal human feeling nature 不通人性不惡
(1).謂不為惡聲厲色。《易·遯》:“君子以遠(yuǎn)小人,不惡而嚴(yán)?!?程頤 傳:“遠(yuǎn)小人之道,若以惡聲厲色,適足以致其怨忿,唯在乎矜莊威嚴(yán),使知敬畏。”
(2).不壞;不錯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賢媛》:“ 王凝之 謝夫 人既往 王氏 ,大薄 凝之 ;既還 謝 家,意大不説。太傅慰釋之曰:‘ 王郎 , 逸少 之子,人身亦不惡,汝何以恨廼爾?’” 唐 白居易 《雪后早過天津橋偶呈諸客》詩:“紫綬相輝應(yīng)不惡,白鬚同色復(fù)何如?” 魯迅 《野草·死后》:“在手背上觸到草席的條紋,覺得這尸衾倒也不惡?!?/p>
袁燮名句,送樓叔韶尉東陽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摩登女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