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徐文卿《游洞巖》:
跨馬絕風(fēng)煙,夜與云俱宿。
彈琴向窗間,微月掛森木。
曉行巖上路,一溪緣凈綠。
路窮入其中,溪流貫山腹。
巖開類天設(shè),石亂疑鬼伏。
水從何自來,乃爾瑩心目。
巖前野僧居,種桃滿空谷。
惜已過芳時(shí),不見花芬馥。
平生青霞志,恥受紅塵辱。
老我茅三間,茲山疑可卜。
注釋參考
僧居
僧舍;佛寺。 元 王實(shí)甫 《西廂記》第五本第四折:“身榮難忘借僧居,愁來猶記題詩(shī)處。”
空谷
空曠幽深的山谷。多指賢者隱居的地方?!对?shī)·小雅·白駒》:“皎皎白駒,在彼空谷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賢者隱居,必當(dāng)潛處山谷?!薄稌x書·龔玄之傳》:“夫哲王御世,必搜揚(yáng)幽隱。故空谷流縶維之詠,丘園旅束帛之觀。” 宋 蘇軾 《謫居三適·夜臥濯足》詩(shī):“今我逃空谷,孤城嘯鵂鶹?!?鄭澤 《佩忍初來長(zhǎng)沙游麓山即席奉贈(zèng)》詩(shī):“幽蘭散芬芳,搴為空谷酬。”
徐文卿名句,游洞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