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趙汝恂《念奴嬌》
金塘瑞溢,愛琉璃十頃,風(fēng)漪搖碧。玉女三千擎翠蓋,簇?fù)碥饺叵刹?strong>鸞鶴回翔,龍蛇飛動(dòng),醉墨揮仙筆。磨崖書壽,分明知是今日。應(yīng)為今日生申,銀鉤照坐,光滿圖書壁。竹馬兒童傳好語,小住湖山開國。玉璽成文,金蓮賜封,劍履登玄石。丹砂九轉(zhuǎn),功成依舊頭黑。
注釋參考
鸞鶴
亦作“ 鸞鸖 ”。1.鸞與鶴。相傳為仙人所乘。 南朝 宋 湯惠休 《楚明妃曲》:“驂駕鸞鶴,往來仙靈?!?唐 黃滔 《大唐福州報(bào)恩定光多寶塔碑記》:“煙霞蓊蔚於城隅,鸞鸖盤旋於林表?!?清 高鶚 《題友人山水障子》詩:“林下馬牛閑自放,嶺頭鸞鶴了無奇。”
(2).借指神仙。 唐 白居易 《酬趙秀才贈(zèng)新登科諸先輩》詩:“莫羨 蓬萊 鸞鶴侶,道成羽翼自生身?!?宋 趙彥衛(wèi) 《云麓漫鈔》卷八:“益彰 叔則 鸞鶴之姿,轉(zhuǎn)映 王恭 神仙之狀?!?明 王寵 《旦發(fā)胥口經(jīng)湖中瞻眺》詩:“夙有邱壑向,緬懷鸞鶴蹤?!?/p>
回翔
(1).盤旋飛翔。 漢 王褒 《九懷·昭世》:“世溷兮冥昏,違君兮歸真,乘龍兮偃蹇,高回翔兮上臻。” 晉 傅玄 《秋蘭篇》詩:“雙魚自踴躍,兩鳥時(shí)回翔?!薄赌淆R書·祥瑞志》:“十一月,虜國民 齊祥 歸入 靈丘關(guān) ,聞殷然有聲,仰視之,見山側(cè)有紫氣如云,眾鳥回翔其間?!?唐 孟浩然 《自潯陽泛舟經(jīng)明?!吩姡骸斑b憐 上林 雁,冰泮也回翔?!?/p>
(2).徘徊;流連。 宋 蘇軾 《奉和凝祥池》詩:“鳴鑾自容與,立馬久回翔?!?元 范梈 《翰林楊仲弘詩集序》:“ 皇慶 初, 仲宏 與余同為史官,會(huì)時(shí)有纂述事,每同舍下直,已而猶相與回翔留署,或至見月,月盡繼燭。”
(3).往返,往復(fù)。 宋 曾鞏 《侍中制》:“某行蹈中和,學(xué)通古今,從容應(yīng)物,有適用之材,慷慨立朝,多據(jù)經(jīng)之論,比回翔於禁闥,遂更踐於樞庭。” 明 李東陽 《送都御使陳公之南京詩序》:“公( 陳德政 )舉 天順 甲申進(jìn)士,自吏部而南,專領(lǐng)刑獄,回翔郎署間久?!?清 錢謙益 《太常寺少卿鄭三俊授中憲大夫》:“﹝ 鄭三俊 ﹞性資恢杰,風(fēng)操端莊,初以循良,進(jìn)於留署,回翔守郡,敭歷憲司?!?/p>
(4).悠閑自適貌。 漢 王粲 《雜詩》之一:“回翔游廣囿,逍遙波水間?!?清 王先謙 《朱梅崖溪音序》:“ 筠園 方壯時(shí),以詩名天下,嘗游太學(xué)……顧以不得志,困而歸,年幾五十,回翔谿上,其誠有所樂耶?”
亦作“廻翔”。1.盤旋飛翔;回旋?!冻o·九歌·大司命》:“君迴翔兮以下,踰 空桑 兮從女?!?南朝 梁 沉約 《詠湖中雁》:“白水滿春塘,旅鴈每廻翔?!?清 蒲松齡 《蝗賦》:“或軒翥而競?cè)?,或迴翔而頓止?!?茅盾 《子夜》一:“從屋子里散射出來的無線電音樂在空中回翔?!?/p>
(2).指盤旋而行。 明 湯顯祖 《游羅浮山賦》序:“從數(shù)羽衣人芟藴而上,鳥道三十餘里,迴翔眩視,草樹飛走,光氣有異,非所經(jīng)識(shí),意謂靈境?!?清 戴名世 《書許翁事》:“嘗與余登高山,馳馬直騰,迴翔上下,趫健如少壯?!?清 蒲松齡 《南山壽畢年伯母》詩:“八袠康強(qiáng)尚如昔,弛杖迴翔步高甬?!?/p>
(3).水回流。《文選·枚乘<七發(fā)>》:“迴翔 青篾 ,銜枚 檀桓 ?!?李善 注:“迴翔,水復(fù)流也。”
(4).回轉(zhuǎn);返回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詠懷》之七九:“一去 崑崙 西,何時(shí)復(fù)迴翔?!?/p>
(5).逗留;徘徊?!短綇V記》卷三六九引 唐 牛僧孺 《玄怪錄·岑順》:“軍師進(jìn)曰:‘天馬斜飛度三止,上將橫行係四方;輜車直入無迴翔,六甲次第不乖行?!?唐 無名氏 《白蛇記》:“二nv{1|1}奴曰:‘娘子住此之東,今先去矣,郎君且此迴翔,某即出奉迎耳?!?明 徐渭 《又啟諸南明侍郎》:“憐惜之心,或奪於顧忌;扶持之力,遂阻於迴翔?!?/p>
(6).指任職或施展才干。 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政事上》:“ 西川 是宰相迴翔地?!?清 歸莊 《左柱國光祿大夫路文貞公行狀》:“已而里居,久之,復(fù)迴翔清署?!?李大釗 《我的馬克思主義觀》:“從前的社會(huì)組織,不能供他回翔?!?/p>
(7).反復(fù)。 清 戴名世 《與何屺瞻書》:“余讀之,廻翔往復(fù),不能釋去?!?清 李慈銘 《越縵堂讀書記·援鶉堂筆記》:“見壁間懸有 歸有光 文,今之 歐陽子 也,迴翔雒誦,不能舍去?!?/p>
龍蛇飛動(dòng)
形容書法筆勢(shì)遒勁生動(dòng)。 宋 蘇軾 《西江月·平山堂》詞:“十年不見老仙翁,壁上龍蛇飛動(dòng)。” 宋 陸游 《次韻無咎別后見寄》:“龍蛇飛動(dòng)無由見,坐愧文園屬思遲?!薄端疂G后傳》第三七回:“道士捲起袍口,磨得墨濃,蘸得筆飽,在照壁龍蛇飛動(dòng),揮下碗口大小的二十八字?!币嘧鳌?龍蛇飛舞 ”。 葉圣陶 《抗?fàn)帯罚骸耙槐鹃_成立大會(huì)的簽名簿,龍蛇飛舞的墨筆字同蠅頭小楷的鉛筆字都有?!?冰心 《往事·六一姊》:“只記得紙上龍蛇飛舞,筆勢(shì)很好看的?!?/p>成語解釋仿佛龍飛騰,蛇游動(dòng)。形容書法氣勢(shì)奔放,筆力勁健。龍蛇飛動(dòng)出處宋·蘇軾《西江月·平山堂》詞:“十年不見老仙翁,壁上龍蛇飛動(dòng)?!笔褂美涞朗烤砥鹋劭冢サ媚珴?,蘸得筆飽,在照壁上龍蛇飛動(dòng),揮下碗口大小的二十八字。
醉墨
醉墨 (zuìmò) 指醉后所作的書畫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finished while being tipsy仙筆
(1).形容高超俊逸的詩文。 前蜀 貫休 《古意》詩之八:“常思 李太白 ,仙筆驅(qū)造化。”
(2).對(duì)善書者所用之筆的美稱。 宋 趙汝恂 《念奴嬌·壽蕭守》詞:“龍蛇飛動(dòng),醉墨揮仙筆?!?/p>
(3).仙人的筆跡。 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姑妄聽之二》:“不知何日, 楊君 登城北 關(guān)帝祠 樓,戲書於壁,不署姓名,適有道士經(jīng)過,遂傳為仙筆?!?/p>
趙汝恂名句,念奴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5閃電賽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