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文珦《寄山中友人》:
清修二師持遠(yuǎn)徒,麻{1|1}衣草座深山居。
心如蓮花不著水,身似孤云行太虛。
記得茅堂明月夕,同汲寒泉煮白石。
多年不見擬相尋,秋風(fēng)落葉迷行跡。
注釋參考
清修
亦作“ 清脩 ”。 1.謂操行潔美。《隸釋·漢酸棗令劉熊碑》:“清脩勸慕,德惠潛流。”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王渙》:“故 洛陽 令 王渙 ,秉清修之節(jié),蹈羔羊之義,盡心奉公?!薄度龂尽の褐尽ね蹶苽鳌罚骸岸艘恍⌒?,清脩密靜?!?宋 司馬光 《錢宣靖謚議》:“令公仁惠足以布政,明智足以建功,清修足以服人?!?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(jì)聞》卷八:“三賢雖制行過中,而敦尚風(fēng)節(jié),砥礪清修?!?/p>
(2).謂淡泊省修。 明 范濂 《云間據(jù)目抄·俞顯卿》:“公抗疏論之,坐誣。掛冠家居,杜門清修,敦尚孝友。”
(3).謂清白顯貴的門第?!侗笔贰の杭o(jì)四·世宗宣武帝》:“清修出身:公,從八下;侯,正九上;伯,正九下;子,從九上;男,從九下?!薄侗笔贰の杭o(jì)四·魏咸陽王禧傳》:“時王國舍人應(yīng)取八族及清脩之門, 禧 取 任城王 隸戶為之,深為帝責(zé)?!?/p>
(4).佛教指在家修行?!段鍩魰S龍新禪師法嗣·空室智通道人》:“ 空室道人 智通 者,龍圖 范珣 女也,幼聰慧,長歸丞相 蘇頌 之孫 悌 。未幾厭世相,還家求祝髮,父難之,遂清修?!焙笥脼閷π扌械慕y(tǒng)稱?!短煊昊ā返谖寤兀骸白蛞闺m有一遠(yuǎn)方之人,到菴投宿,因小尼等清脩之地,不便相留,就回他去了,并不曾住。”《老殘游記續(xù)集遺稿》第四回:“但凡人家寫緣簿的,自然都寫在那清修的廟里去,誰肯寫在這半清不渾的廟里呢?”
二師
(1).指左師、右?guī)煛?春秋 宋 鄉(xiāng)里之官?!蹲髠鳌は骞拍辍罚骸岸熈钏泥l(xiāng)正敬享?!?杜預(yù) 注:“二師,左、右?guī)熞病!?王應(yīng)麟 《小學(xué)紺珠·職官·二師》“ 宋 右?guī)?、左師”引《bai{1*1}虎通》:“里中之老有道德者為里右?guī)?,其次為左師。?/p>
(2).左右翼軍隊(duì)?!秶Z·吳語》:“ 越王 乃分其師為左右軍…… 吳 師聞之,大駭,曰:‘ 越 人分為二師,將以夾攻我?guī)煛!?/p>
(3).指 殷 少師 比干 和父師 箕子 ?!稌の⒆印贰?殷 既錯天命, 微子 作誥,父師、少師” 孔 傳:“告二師而去 紂 。” 孔穎達(dá) 疏:“告父師 箕子 ,少師 比干 ?!?/p>
草座
用稻草蒲草等編制的坐墊。僧尼多用之。 唐 戴叔倫 《送張南史》詩:“草座留山月,荷衣遠(yuǎn) 洛 塵?!?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寺中遺像》:“年老心閒無外事,ma{1|1}衣草座亦容身?!?/p>
山居
(1).居住于山中?!稇?zhàn)國策·韓策一》:“ 韓 地險惡,山居,五穀所生,非麥而豆;民之所食,大抵豆飯藿羹?!?/p>
(2).山中的住所?!抖膛陌阁@奇》卷十八:“貧道也要老丈到我山居中,尋幾味野蔬,少少酬答厚意一番。” 清 姚鼐 《登泰山道里記序》:“比有 岱宗 之游,過訪 聶君 山居,迺索其書讀之?!?/p>
釋文珦名句,寄山中友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