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清代戴名世《慧慶寺玉蘭記》:
慧慶寺距閶門四五里而遙,地僻而鮮居人,其西南及北,皆為平野。
歲癸未、甲申間,秀水朱竹垞先生賃僧房數(shù)間,著書于此。
先生舊太史,有名聲,又為巡撫宋公重客,宋公時時造焉。
于是蘇之人士以大府重客故,載酒來訪者不絕,而慧慶玉蘭之名,一時大著。
玉蘭在佛殿下,凡二株,高數(shù)丈,蓋二百年物。
花開時,茂密繁多,望之如雪。
虎丘亦有玉蘭一株,為人所稱。
虎丘繁華之地,游人雜沓,花易得名,其實(shí)不及慧慶遠(yuǎn)甚。
然非朱先生以太史而為重客,則慧慶之玉蘭,竟未有知者。
久之,先生去,寺門晝閉,無復(fù)有人為看花來者。
余寓舍距慧慶一里許,歲丁亥春二月,余晝閑無事,獨(dú)行野外,因叩門而入。
時玉蘭方開,茂密如曩時。
余嘆花之開謝,自有其時,其氣機(jī)各適其所自然,原與人世無涉,不以人之知不知而為盛衰也。
今虎丘之玉蘭,意象漸衰,而在慧慶者如故,亦以見虛名之不足恃,而幽潛者之可久也。
花雖微,而物理有可感者,故記之。
注釋參考
朱竹
(1).朱筆畫的竹,亦指紅色的竹。朱筆畫竹,始于 宋 蘇軾 , 蘇軾 在試院時,興至無墨,遂用朱筆畫竹,別有風(fēng)韻,后代仿效者頗多。 明 談遷 《棗林雜俎·榮植》:“按朱竹世未之聞, 元 時 宋仲溫 在試院卷尾以硃筆掃之,故 張伯雨 有‘偶見一枝紅石竹’之句。 管夫人 嘗畫懸崖朱竹……蓋畫中朱竹,不謂實(shí)有之也?!?清 王士禛 《香祖筆記》卷十二:“《太平清話》云:‘朱竹古無所本’……然 閩 中實(shí)有此種,紅如丹砂。” 清 王應(yīng)奎 《柳南續(xù)筆·朱竹墨菊》:“《賴古堂集》第八卷有《朱竹》詩,題下自注云:‘初但求之楮穎間,頃過 劍津 西山,數(shù)頃瑯玕,丹如火齊,乃知此君亦戲著緋,因賦二首。’”
(2).鐵樹的別稱。詳“ 朱蕉 ”。
先生
先生 (xiānsheng) Mr. 一般在一個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個習(xí)慣性的表示禮貌的稱呼 對杜先生講話 稱別人的丈夫或?qū)θ朔Q自己的丈夫 舊時稱管帳的人 在商號當(dāng)先生 舊時稱以說書、相面、算卦、看風(fēng)水等為職業(yè)的人 算命先生 對長者的尊稱 和碩豫親王以先生呼之。——清· 全祖望《梅花嶺記》 老師 teacher 從先生授經(jīng)?!濉?袁枚《祭妹文》 醫(yī)生 doctor僧房
僧人居住的房舍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山居賦》:“臨浚流,列僧房?!?唐 張籍 《逢賈島》詩:“僧房逢著款冬花,出寺吟行日已斜?!?宋 黃庭堅(jiān) 《次韻答曹子方雜言》:“喚取 張侯 來平章,烹茶煑餅坐僧房?!?/p>
著書
著書 (zhù shū)寫書。
史記.卷六十三.老子韓非傳:「子將隱矣,彊為我著書?!?漢書.卷八十八.儒林傳.胡母生傳:「與董仲舒同業(yè),仲舒著書稱其德?!?h3>于此(1).在此。 漢 司馬相如 《上林賦》:“順天道以殺伐,時休息於此?!?南朝 宋 顏延之 《陶徵士誄》:“依世尚同,詭時則異。有一於此,兩非默置?!?/p>
(2).如此。 漢 阮瑀 《為曹公作書與孫權(quán)》:“思計(jì)此變,無傷於孤。何必自遂於此,不復(fù)還之?!?/p>
(3).至此;至今。 宋 蘇軾 《潮州修韓文公廟碑》:“獨(dú) 韓文公 起布衣,談笑而麾之。天下靡然從公,復(fù)歸于正,蓋三百年於此矣?!?/p>
戴名世名句,慧慶寺玉蘭記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