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宋庠《蔬食》:
退食西軒玩竺墳,鵲爐煙細篆難分。
勞生未識心齋理,枉學顏徒不茹葷。
注釋參考
退食
(1).語出《詩·召南·羔羊》:“退食自公,委蛇委蛇?!?鄭玄 箋:“退食,謂減膳也。自,從也;從於公,謂正直順於事也?!?朱熹 集傳:“退食,退朝而食於家也。自公,從公門而出也。”后因以指官吏節(jié)儉奉公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梁武帝斷華侈令》:“若能人務退食,競存約己,移風易俗,庶期月有成?!?/p>
(2).退朝就食于家或公馀休息?!侗笔贰じ咴蕚鳌罚骸癌z 司馬消難 ﹞因退食暇,尋 季式 ,酣歌留宿?!?宋 宋敏求 《春明退朝錄》卷上:“予以諫議大夫奉朝請,每退食,觀 唐 人洎本朝名輩撰著以補史遺者,因纂所聞見繼之?!?清 孫枝蔚 《題王金鉉明府琴趣軒》詩之二:“簿書亦云勞,退食有好懷?!?/p>
(3).歸隱;退休。《后漢書·楊秉傳》:“﹝ 楊秉 、 韋著 ﹞俱徵不至,誠違側席之望,然逶迤退食,足抑茍進之風?!?唐 方干 《與桐廬鄭明府》詩:“莫道耕田全種秫,兼聞退食亦逢星?!?金 劉迎 《題劉德文戲彩堂》詩:“先生遣決談笑間,退食歸來奉慈母?!?/p>
(4).食量減退;不進食。 王西彥 《福元佬和他戴白帽的?!罚骸澳莻€烏花小豬又退食啦,昨晚還是好好的,剛才我去喂麥粥,只把鼻子往槽里攪兩下,就不吃啦?!?/p>
(5).見“ 退魚 ”。
爐煙
見“ 爐煙 ”。
亦作“ 爐煙 ”。1.熏爐或香爐中的煙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《曉思詩》:“爐煙入斗帳,屏風隱鏡臺?!?宋 蘇軾 《青牛嶺高絕處有小寺人跡罕到》詩:“暮歸走馬沙河塘,爐煙裊裊十里香?!?清 支機生 《珠江名花小傳》:“爐煙暗遞浩歌聲?!?/p>
(2). 廬山 香爐峰 的云氣。借指 香爐峰 。 宋 梅堯臣 《寄王江州》詩:“何嘗聞堠火,唯是對爐煙。潮到 盆城 否?猶期信可傳?!?/p>
(3).舊時宮殿前丹墀設焚香爐,后因以指代宮廷、朝官。 唐 無名氏 《元日觀上公獻壽賦》:“趨云陛以陳詞,向爐煙而稽首?!?唐 韋應物 《燕李錄事》詩:“與君十五侍皇闈,曉拂爐煙上赤墀?!?唐 方干 《送杭州李員外》詩:“必恐駐班留立位,前程一步是爐煙?!?/p>
(4).指爐火。 宋 周邦彥 《滿庭芳·夏日溧水無想山作》詞:“地卑山近,衣潤費爐煙。”爐,一本作“ 罏 ”。
宋庠名句,蔬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