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重顯《送善暹首座》:
名之基,實之蒂,深兮固兮宛相繼。
古之名也在希聲,今之實也同浮瞖。
子州善卷之流也。
堯驅(qū)舜馳讓無暇。
歸去來兮歸不歸,到頭未出冥冥者。
吾徒孰謂標奇絕,動靜憑君試甄別。
葉零零兮秋暮半凋,花片片兮春暖齊發(fā)。
暹禪老,暹禪老,意曾高,曠排沽待,忽致譏褒。
天人列請兮屢輕笑,祖佛位卑兮還擬逃。
我恐逃之逃不得,大方無外皆充塞。
茫茫擾擾知何極,八面香風惹衣裓。
注釋參考
茫茫
茫茫 (mángmáng) 遼闊曠遠的樣子;模糊不清楚 boundless and indistinct;vast 長天茫茫?!啤?李朝威《柳毅傳》 野茫茫?!稑犯娂るs歌謠辭·敕勤歌》 夫之茫茫?!鳌?顧炎武《復(fù)庵記》 茫茫的前景 別時茫茫江浸月?!啤?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擾擾
擾擾 (rǎorǎo) 形容紛亂的樣子 be thrown into confusion 綠云擾擾,梳曉鬟也?!啤?杜牧《阿房宮賦》何極
(1).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沒有窮盡、終極?!冻o·九辯》:“中瞀亂兮迷惑,私自憐兮何極?” 晉 潘岳 《寡婦賦》:“仰皇穹兮嘆息,私自憐兮何極?” 南朝 梁 任昉 《<王文憲集>序》:“士感知己,懷此何極?”
(2).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是出于。 唐 韓愈 《奏汴州得嘉禾嘉瓜狀》:“感自皇恩,微莖何極於造化;親逢嘉瑞,小臣喜遇於休明?!?/p>
八面
(1).八張臉。 漢 焦贛 《易林·艮之頤》:“八面九口長舌。”
(2).一物的八面。 漢 應(yīng)劭 《風俗通·聲音·鼓》:“雷鼓八面,路鼓四面,睪鼓、晉鼓皆兩面?!?/p>
(3).八方。 唐 黃滔 《壺公山詩》:“八面峯巒秀,孤高可偶然。” 清 趙翼 《閑居讀書作》詩之一:“吾曹才力弱,漫詡當八面?!?/p>
香風
(1).帶有香氣的風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《六根懺文》:“香風浄土之聲,寶樹鏗鏘之響,於一念中,怳然入悟?!?唐 楊師道 《賦終南山用風字韻應(yīng)詔》:“登臨日將晚,蘭桂起香風?!薄缎咽篮阊浴ゅX秀才錯占鳳凰儔》:“ 錢青 貼里貼外,都換了時新華麗衣服,行動香風拂拂,比前更覺標致?!?劉半農(nóng) 《餓》詩:“同時擔子上的小火爐,煎著醬油,把香風一陣陣送來,叫他分外的餓?!?/p>
(2).比喻奢靡淫逸的風氣。如:南京路上好八連的戰(zhàn)士,沖破十里洋場的香風迷霧,保持了艱苦樸素的光榮傳統(tǒng)。
衣裓
(1).衣襟。亦指僧衣。 唐 柳宗元 《送文暢上人登五臺遂游河朔序》:“然后蔑衣裓之贈,委財施之會不顧矣?!?清 王士禛 《香祖筆記》卷八:“ 金陵 王 某家,有大石子,中具兜塵觀世音像,趺坐如生,面目衣裓如畫?!?清 盧文弨 《鍾山札記·裓》:“衣裓用於釋氏為多,然亦可通用……非專指衣襟也?!?/p>
(2).佛教徒掛在肩上的長方形布袋,用作拭手和盛物。《法華經(jīng)·譬喻品》:“我身手有力,當以衣裓,若以幾案,從舍出之?!?唐 寒山 《詩》之一五六:“住不安釜灶,行不齎衣裓?!?/p>
(3).一種盛花之器?!栋浲咏?jīng)義記》:“天華至妙,名曼陀羅,色妙無比,香氣芬馥,常以清旦,衣裓盛華,供養(yǎng)他方十萬億佛……衣裓是盛華器,形如函而有一足,手擎供養(yǎng)?!?/p>
釋重顯名句,送善暹首座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