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羅隱《初秋寄友人》
九華曾屏跡,罹亂與心違。是處堪終老,新秋又未歸。
病中芳草歇,愁里白云飛。樵侶兼同志,音書近亦稀。
注釋參考
九華
(1).山名。在今 安徽省 青陽縣 。舊稱 九子山 。因有九峰如蓮花,故改為今名。 唐 李白 《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(lián)句》序:“ 青陽縣 南有 九子山 ,山高數(shù)十丈。上有九峰如蓮花……予乃削其舊號,加以 九華 之目?!?宋 陸游 《入蜀記》卷三:“ 九華 本名 九子 , 李太白 為易名?!敝鞣?天臺峰 ,有 化城寺 、 百歲宮 、 回香閣 和古拜經(jīng)臺等古剎名勝,與 峨眉 、 五臺 、 普陀 等山合稱 中國 佛教四大名山。參見“ 九子山 ”。
(2).宮殿名。 后趙 石虎 建?!妒斑z記·晉時事》附 南朝 梁 蕭綺 錄:“ 石虎 席卷西京,崇麗妖虐,外僭和鸞文物之儀,內(nèi)修 三英 、 九華 之號?!?齊治平 注:“ 九華 ,宮名?!薄肚逡唤y(tǒng)志》:“ 后趙 石虎 建,以三三為位,故謂之 九華 ?!?/p>
(1).重九之花,指菊花。 晉 陶潛 《九日閑居》詩序:“余閒居,愛重九之名。秋菊盈園,而持醪靡由??辗湃A,寄懷於言?!?/p>
(2).花朵繁茂。喻婦德昭彰。 北周 庾信 《周儀同松滋公拓跋競夫人尉遲氏墓志銘》:“標梅三實,無闕其時;夭桃九華,能修其政?!?/p>
屏跡
見“ 屏跡 ”。
隱跡。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及第后隱居》:“屏蹟邱園,絶蹤仕進,守其至性,十有五年。”
亦作“ 屏跡 ”。1.避匿;斂跡?!稌x書·卞壸傳》:“轉(zhuǎn)御史中丞,忠於事上,權(quán)貴屏跡?!薄侗笔贰ね匕暇吧絺鳌罚骸胺蠲髅C,賊盜屏跡,部內(nèi)大清?!?唐 吳兢 《貞觀政要·政體》:“王公、妃主之家,大姓豪猾之伍,皆畏威屏跡,無敢侵欺細人?!?/p>
(2).猶隱居。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婆羅痆斯國》:“有一隱士於此池側(cè),結(jié)廬屏跡,博習伎術(shù),究極神理?!?宋 岳珂 《桯史·尊堯集表》:“ 安石 之屏跡 金陵 ,棄置不召者十載。” 清 趙翼 《六十自述》詩:“十年屏跡臥江村,往事真堪目笑存?!?/p>
罹亂
遭逢變亂。 唐 羅隱 《寄前戶部陸郎中》詩:“罹亂事多人不會,酒濃花暖且閑吟。” 宋 文瑩 《玉壺清話》卷九:“時天下罹亂,刑獄無典?!?/p>
心違
心愿沒有達到。 唐 杜甫 《憶昔行》:“秋山眼冷魂未歸,仙賞心違淚交墮。”
羅隱名句,初秋寄友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