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楊萬里《謝從善挽詞》:
一腹儲三篋,雙鉤挽萬牛。
行身平中準,閱世澹於秋。
紫誥猶新墨,霜髯忽古丘。
清風(fēng)未作記,掛劍淚川流。
注釋參考
三篋
(1).猶三箱?!稘h書·張安世傳》:“世書三篋,詔問莫能知,惟 安世 識之?!?宋 黃庭堅 《叔父給事挽詞》之七:“三篋飛書公對獄, 元豐 天子照奸回。” 清 梁章鉅 《歸田瑣記·張孟詞貢士》:“ 朱文正 師得 孟詞 死耗,寄家人書并詩云:‘……五車便炙輠,三篋富遺籯?!?/p>
(2).佛教語。指聲聞藏、緣覺藏和菩薩藏。 唐太宗 《圣教序》:“一乘五律之道,馳驟於心田;八藏三篋之文,波濤於口海?!?唐 玄應(yīng) 《一切經(jīng)音義》卷七:“三篋……謂聲聞、緣覺、菩薩為三也。”
鉤挽
亦作“鉤挽”。謂相鉤連牽引。 杜甫 《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(jiān)審李賓客之芳一百韻》 清 仇兆鰲 題解:“玩此詩,逐段鉤挽挑逗,俱見作法之巧?!?/p>
楊萬里名句,謝從善挽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