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趙善括《上王右司三十韻》:
丱角從親后,摳衣拱座隅。
辭章窺雅制,翰墨景良模。
零露哀先德,青云激壯圖。
暌違十五載,流落二三孤。
蹇澀憑鄉(xiāng)薦,崎嶇達(dá)上都。
芝眉重晤對,桂籍偶叨踰。
勞苦溫言重,開明鄙性迂。
一雷初綰綬,千里遇分符。
琴浦催科拙,澄江德政殊。
美瓜滋灌水,良醖寄兵廚。
社雁驚飛楚,邊鴻不到吳。
色辭思益遠(yuǎn),憂患痛多虞。
風(fēng)樹親難待,林泉誓與俱。
啼號真有累,韁鎖復(fù)相拘。
華節(jié)來臨鎮(zhèn),荒城獲走趨。
二天蒙芘覆,半載幸馳驅(qū)。
郡政慚轓蓋,民歌愧袴襦。
深期展四體,寧復(fù)顧微軀。
厚意平生在,高風(fēng)振古無。
親依方款密,聚散忽須臾。
鷁首浮仙路,烏臺接禁涂。
苕溪雖近甸,宣室賴嘉謨。
德盛應(yīng)難外,民思覬少蘇。
甘泉躋法從,膏澤下寰區(qū)。
自嘆如巢幕,人憐數(shù)守株。
寸心隨履舄,只影在江湖。
鳥倦一枝穩(wěn),龍須大手屠。
閑情驗蕉鹿,浩思憶莼鱸。
已困三眠繭,還窮五技鼯。
楓宸清問處,回首念疏愚。
注釋參考
閑情
亦作“閑情”。1.閑散的心情。 唐 皎然 《酬烏程楊明府華雨后小亭對月見呈》詩:“夜涼喜無訟,霽色搖閒情。” 宋 梅堯臣 《和公儀龍圖憶小鶴》:“閑情且與稻粱飽,寄語休將雞鶩驅(qū)?!?清 侯方域 《管夫人畫竹記》:“抑 文敏 夫婦借以寫其‘彼黍離離’之感耶?何其有閒情而為此也!” 趙樹理 《小二黑結(jié)婚》:“除了幾個老光棍,差不多都沒有那些閑情到 三仙姑 那里去了?!?/p>
(2).指男女之情。 唐昭宗 《巫山一段云》詞之二:“青鳥不來愁絶,忍看鴛鴦雙結(jié)。春風(fēng)一等少年心,閒情恨不禁?!?元 仇遠(yuǎn) 《閑居十詠》之四:“鶯花韋曲舊時游,老去閒情已五休?!?朱祖謀 《望江南·雜題我朝諸名家詞集后》詞:“自是傷心成結(jié)習(xí),不辭累德為閑情。”
蕉鹿
《列子·周穆王》:“ 鄭 人有薪於野者,遇駭鹿,御而擊之,斃之??秩艘娭?,遽而藏諸隍中,覆之以蕉,不勝其喜。俄而遺其所藏之處,遂以為夢焉?!苯叮ā?樵 ”。后以“蕉鹿”指夢幻。 宋 辛棄疾 《水調(diào)歌頭·呈南澗》詞:“笑年來,蕉鹿夢,畫蛇杯?!?元 貢師泰 《寄靜庵上人》詩:“世事同蕉鹿,人心類棘猴?!?清 黃景仁 《滿江紅·贈王桐巢》詞:“蕉鹿幾番驚往事,關(guān)山若箇常年少?!?廖仲愷 《念奴嬌》詞:“夢覺滄江蕉鹿幻,惟向天南凝盼?!眳⒁姟?覆鹿 ”。
浩思
猶遐想;暢想。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西郊燕集》詩:“盛時易徂謝,浩思生飄颺?!?明 陳子龍 《嘉靖五子詩·王元美》:“博覽亦汗漫,浩思何從衡。”
憶莼鱸
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識鑒》:“ 張季鷹 [ 張翰 ]辟 齊王 東曹掾,在 洛 見秋風(fēng)起,因思 吳中 蓀菜羹、鱸魚膾,曰:‘人生貴得適意爾,何能羈宦數(shù)千里以要名爵!’遂命駕便歸。”《晉書·文苑傳·張翰》作“乃思 吳中 菰菜、蓴羹、鱸魚膾”。蓴,同“ 蒓 ”。后以“憶蒓鱸”喻思鄉(xiāng)或歸隱之念。 明 劉基 《宋大內(nèi)》詩:“征鴻暮南去,回首憶蒓鱸?!?/p>
趙善括名句,上王右司三十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