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雅三頌已作箋,要與毛鄭爭先鞭
出自宋代楊萬里《贈倪正甫令子阿麟》:
精神玉雪眼點漆,總角兩髦錦纏碧。
郎君未出客已驚,隔窗讀書鸞鶴聲。
松煙免穎小三昧,蠆尾銀鉤略無對。
鍾王筆法老始成,阿麟今才十二齡。
七十列傅十二紀,白頭書生不能記。
亂抽架上聊試渠,橫誦倒誦如流水。
二雅三頌已作箋,要與毛鄭爭先鞭。
吟詩作賦更余事,不論五言兼七字。
奉常先生有陰功,翰苑仙人有家風。
高科好官手可唾,更看聲名寒天破。
老夫還曾浪語麼,老夫還曾浪語麼。
注釋參考
二雅
(1).《詩經(jīng)》中《大雅》《小雅》的合稱。 漢 班固 《幽通賦》:“蓋惴惴之臨深兮,乃二《雅》之所祗。” 唐 韓愈 《石鼓歌》:“陋儒編《詩》不收入,二《雅》褊迫無委蛇?!?魯迅 《漢文學(xué)史綱要》第二篇:“至于二《雅》,則或美或刺,較足見作者之情,非如《頌》詩,大率嘆美?!?/p>
(2).泛指詩作。 唐 許裳 《送劉校書游東魯》詩:“內(nèi)閣勞讎校,東邦忽縱游。才偏精二雅,分合遇諸侯?!?前蜀 貫休 《題弘式和尚院》詩:“二雅兼二密,愔愔祗自怡。”
三頌
《詩經(jīng)》中的《魯頌》、《周頌》、《商頌》,合稱三頌。其中多為貴族祭祀、祈福之樂章。 明 謝肇淛 《五雜俎·物部四》:“但不知 孔子 之所讚嘆忘肉, 季札 之所謂如天之無不覆,如地之無不載者,將謂其聲音耶?抑因聲而想其政治耶?抑聲中之詞義深美,如所謂《三頌》者耶?” 清 李慈銘 《越縵堂讀書記·頤志齋叢書》:“譜其所闕《三頌》之譜,而未別為總譜?!?/p>
毛鄭
漢 代《詩經(jīng)》學(xué)者大、小 毛公 及 鄭玄 的并稱。 唐 陸德明 《經(jīng)典釋文·序錄》:“ 晉 豫州 刺史 孫毓 為《詩評》,評 毛 鄭 、 王肅 三家同異?!眳⒁姟?毛詩 ”、“ 毛傳 ”。
先鞭
先鞭 (xiānbiān) 占先一著 take precedence 常恐祖生先吾著鞭。——《晉書·劉琨傳》 逢時當自取,有爾欲先鞭?!哌m《別韋兵曹》 首著先鞭楊萬里名句,贈倪正甫令子阿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星空下的約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