興衰炳轍跡,涉慝粲龜行
出自宋代司馬光《邇英閣讀畢后漢書蒙恩賜御筵詩》:
赤伏開興運(yùn),昆陽定壯圖。
官儀還舊物,效兆建新都。
杲日群陰破,油云萬類蘇。
鑾輿陟喬岳,璽綬撫匈奴。
厚祿優(yōu)諸將,嘉猷訪大儒。
重明紹深構(gòu),欒葉奉規(guī)摹。
叔世綱知紊,遺風(fēng)節(jié)義扶。
袁安空隕涕,楊震卒蒙辜。
佞指車前鹿,人瞻屋上烏。
炎精盡河渚,黃眚兆當(dāng)涂。
青簡傳良直,金華侍燕娛。
興衰炳轍跡,涉慝粲龜行。
赫赫天光照,孳孳睿思紆。
方齊建武治,不啻永平俱。
化盛文明正,恩隆飲食需。
晞陽慚札棘,濡咮愧鵜鶘。
帝力一成大,臣功報(bào)效無。
先民誠可監(jiān),愿不忘斯須。
注釋參考
興衰
興衰 (xīngshuāi) 興旺和衰敗 rise and decline轍跡
亦作“ 轍跡 ”。1.車子行駛的痕跡?!端囄念惥邸肪砥咭灰?晉 棗據(jù) 《船賦》:“且其行無轍跡,止無所根,不疾而速,忽若馳奔?!?南朝 宋 顏延之 《赭白馬賦》:“跨中州之轍跡,窮神行之軌躅?!?唐 白居易 《人之窮困由君之奢欲策》:“倦畋漁之樂,疲轍跡之游?!?清 馬維翰 《瀘定橋》詩:“人影漾驚波,行空無轍跡?!?艾青 《手推車》詩:“手推車,以單獨(dú)的輪子,刻畫在灰黃土層上的深深的轍跡,穿過廣闊與荒漠。”
(2).痕跡?!独献印罚骸吧菩袩o轍跡,善言無瑕讁?!?南朝 梁 任昉 《答劉居士》詩:“行無轍跡,理絶心機(jī)。” 清 王夫之 《讀四書大全說·論語·泰伯篇三》:“ 顏?zhàn)?則去一分私,顯一分公,除彼己之轍跡,而顯其和平。”
(3).猶途徑?!痘茨献印ぶ餍g(shù)訓(xùn)》:“今治亂之機(jī),轍跡可見也。” 明 方孝孺 《任重齋記》:“他如七十子之徒,雖其才各殊,至於轍跡亦一而已,蓋自任之道同也。” 清 包世臣 《與楊季子論文書》:“夫 孟 荀 文之祖也; 子政 、 子云 ,文之盛也:典型具在,轍跡各殊?!?/p>
見“ 轍跡 ”。
司馬光名句,邇英閣讀畢后漢書蒙恩賜御筵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