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南北朝鮑照《詠史》
五都矜財雄,
三川養(yǎng)聲利。
百金不市死,
明經(jīng)有高位。
京城十二衢,
飛甍各鱗次。
仕子彯華纓,
游客竦輕轡。
明星晨未晞,
軒蓋已云至。
賓御紛颯沓,
鞍馬光照地。
寒暑在一時,
繁華及春媚。
君平獨寂寞,
身世兩相棄。
注釋參考
京城
京城 (jīngchéng) 指國都 the capital of a country 本是京城女?!啤?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十二衢
《文選·張衡〈西京賦〉》:“徒觀其城郭之制,則旁開三門,參涂夷庭,方軌十二,街衢相經(jīng)?!?李善 注:“方,言九軌之涂,凡有十二也。”本指古代 長安 城內(nèi)通往十二門的十二條大道,后泛指城市中眾多街道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詠史》詩:“京城十二衢,飛甍各鱗次?!?錢振倫 注:“《西都賦》曰:‘立十二之通門?!?唐 白居易 《村居寄張殷衡》詩:“唯看《老子》五千字,不蹋 長安 十二衢?!?明 何景明 《大梁行》:“高樓歌舞三千戶,夾道煙花十二衢?!眳⒁姟?十二街 ”。
飛甍
(1).指飛檐。 唐 羊士諤 《息舟荊溪入陽羨南山游善權(quán)寺呈李功曹巨》詩:“層閣表精廬,飛甍切云翔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山市》:“見宮殿數(shù)十所,碧瓦飛甍,始悟為山市?!?郭沫若 《我的童年》第一篇五:“高聳著的飛甍躍瓴的城樓?!?/p>
(2).借指高樓?!段倪x·左思<吳都賦>》:“長干延屬,飛甍舛互?!?呂向 注:“飛甍舛互,言棟宇相交互也。” 明 夏完淳 《詠懷》:“飛甍十二衢,徘徊明月皎。”
鱗次
鱗次 (líncì) 像魚鱗那樣密密排列 close together in a row in serrate formation 京城十二衢,飛甍各鱗次?!U照《詠史》鮑照名句,詠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