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厭清露寒,秪恐輕云蔽
出自宋代楊怡《成都運(yùn)司園亭十首月臺(tái)》:
嘉木密交陰,月夕苦薈翳。
高臺(tái)出林杪,遠(yuǎn)目望天際。
不厭清露寒,秪恐輕云蔽。
可但少陵翁,能思斫仙桂。
注釋參考
不厭
(1).不嫌;不加以排斥。《論語(yǔ)·鄉(xiāng)黨》:“食不厭精,膾不厭細(xì)?!薄俄n非子·難一》:“戰(zhàn)陣之間,不厭詐偽?!?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》:“凡此皆有倫有脊之言,雖巧而不厭其巧?!?/p>
(2).不合。《文選·班彪<王命論>》:“取舍不厭斯位,符瑞不同斯度,而茍昧權(quán)利,越次妄據(jù),外不量力,內(nèi)不知命,則必喪保家之主?!?李善 注引 韋昭 曰:“厭,合也?!?/p>
(3).不滿足;不飽。厭,通“ 饜 ”?!冻o·離騷》:“眾皆競(jìng)進(jìn)以貪婪兮,憑不厭乎求索?!薄妒酚洝げ牧袀鳌罚骸叭?回 也屢空,糟穅不厭,而卒蚤夭?!薄稘h書·王莽傳中》:“富者犬馬餘菽粟,驕而為邪;貧者不厭糟糠,窮而為姦?!?明 方孝孺 《贈(zèng)金溪吳仲實(shí)序》:“必學(xué)於詩(shī)、書、禮、樂、六藝之文至於終身而不厭?!?/p>
(4).不服?!稘h書·景帝紀(jì)》:“諸疑獄,若雖文致於法而於人心不厭者,輒讞之?!?顏師古 注:“厭,服也?!?/p>
不魘,不做惡夢(mèng)。厭,通“ 魘 ”。
清露
(1).潔凈的露水。 漢 張衡 《西京賦》:“立脩莖之仙掌,承云表之清露。” 宋 晏殊 《浣溪沙》詞:“湖上西風(fēng)急暮蟬,夜來(lái)清露濕紅蓮?!?郭沫若 《登臨》詩(shī):“廟中的銅馬,還帶著夜來(lái)的清露?!?/p>
(2).方言。雨的別稱。 明 楊慎 《俗言·俗語(yǔ)反說(shuō)》:“ 貴竹 名雨曰清露。”
輕云
(1).薄云,淡云。 三國(guó) 魏 曹植 《洛神賦》:“髣髴兮若輕云之蔽月,飄颻兮若流風(fēng)之迴雪?!?南朝 齊 謝朓 《奉和隨王殿下》之十二:“輕云齊廣甸,微風(fēng)散清漪?!?宋 蘇軾 《醉落魄·離京口作》詞:“輕云微月,二更酒醒船初發(fā)?!?清 宋照 《霧凇》詩(shī):“東方漸見升陽(yáng)曦,還憐化作輕云飛?!?/p>
(2).喻薄紗。 唐 聶夷中 《大垂手》詩(shī):“金刀剪輕云,盤用黃金縷?!?/p>
(3).名馬名。 北周 庾信 《擬詠懷》之十五:“輕云飄馬足,明月動(dòng)弓弰。” 倪璠 注:“《西京雜記》稱 漢文帝 馬有‘浮云’之名,故馬曰‘輕云’,言馬壯也?!?/p>
楊怡名句,成都運(yùn)司園亭十首月臺(tái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