鳥外疏鐘靈隱寺,花邊流水武陵源
出自宋代洪炎《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沖、表之、公實(shí)野步》:
四山矗矗野田田,近是人煙遠(yuǎn)是村。
鳥外疏鐘靈隱寺,花邊流水武陵源。
有逢即畫原非筆,所見皆詩本不言。
看插秧針欲忘返,杖藜徙倚到黃昏。
注釋參考
鳥外
指高空。 唐 岑參 《虢州西亭陪端公宴集》詩:“紅亭出鳥外,驄馬繫云端?!?/p>
疏鐘
亦作“踈鐘”。稀疏的鐘聲。 清 陳廷敬 《送少師衛(wèi)公致政還曲沃》詩:“夢繞細(xì)旃聞夜雨,春回 長樂 遠(yuǎn)踈鐘?!?清 岑霽 《貫華閣晚眺》詩:“輕飈起長林,踈鐘應(yīng)嵓谷。”
靈隱寺
在 杭州 西湖 西北之 北高峰 下。 晉 咸和 元年 印度 僧人 慧理 創(chuàng)建, 慧理 以為“佛在世日,多為仙靈之所隱”,因建寺名“靈隱”。 唐 會(huì)昌 年間曾毀, 五代 時(shí) 吳越 國王 錢俶 命高僧 王延壽 主持?jǐn)U建,規(guī)模宏大,盛極一時(shí)。 元 至正 十九年毀于兵事。后歷經(jīng) 明 清 六次毀、建, 清 康熙 時(shí)曾改名 云林寺 ,現(xiàn)存大殿是 清 代遺物。解放后又經(jīng)兩次大修。該寺為我國禪宗十剎之一。寺前有 飛來峰 、 冷泉亭 等勝景,為 西湖 游覽勝地。 唐 孟棨 《本事詩·征異》:“ 宋考工 以事累貶黜,后放還,至 江 南,游 靈隱寺 。夜月極明,長廊吟行?!薄毒劳ㄑ浴り惪沙6岁栂苫罚骸爱?dāng)下郡王鈞旨,分付都管:‘明日要去 靈隱寺 齋僧,可打點(diǎn)供食齊備?!?清 陳維崧 《滿江紅·壽武林徐世臣賢配邵孺人六十》詞:“夜雨對眠 靈隱寺 ,春帆競掠 雷峰塔 ?!?/p>
花邊
花邊 (huābiān) 手工藝品,編織或刺繡成各種花樣的帶子,通常用做衣服的鑲邊,也稱花邊 lace 帶花紋的邊緣 decorative border 瓶口上有一道花邊 文字、圖畫的花紋邊框 fancy borders in printing流水
流水 (liúshuǐ) 流動(dòng)的水 running water 落花流水春去也。 商店銷售額 turnover in business 流水收入 立即;趕快;急急忙忙 in hurry 他流水就說武陵源
(1). 晉 陶潛 《桃花源記》載: 晉 太元 中, 武陵 漁人誤入 桃花源 ,見其屋舍儼然,有良田美池,阡陌交通,雞犬相聞,男女老少怡然自樂。村人自稱先世避 秦 時(shí)亂,率妻子邑人來此,遂與外界隔絕。后漁人復(fù)尋其處,“迷不復(fù)得”。后以“武陵源”借指避世隱居的地方。 唐 宋之問 《宿清遠(yuǎn)峽山寺》詩:“寥寥隔塵事,何異 武陵源 ?!?唐 李白 《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》詩:“功成拂衣去,歸入 武陵源 ?!?宋 王安石 《即事》詩之七:“歸來向人説,疑是 武陵源 ?!币嘧鳌?武陵灘 ”、“ 武陵川 ”。 唐 汪遵 《東?!吩姡骸巴魑r(shí)避 秦 客,此行何似 武陵灘 ?!?唐 皇甫冉 《酬包評事壁畫山水見寄》詩:“寒侵 赤城 頂,日照 武陵川 ;若覽名山誌,仍聞《招隱》篇?!?明 唐順之 《廣德道中》詩:“倘遇 秦 人應(yīng)不識(shí),只疑誤入 武陵川 。”
(2).亦作“ 武陵溪 ”。 東漢 劉晨 、 阮肇 入 天臺(tái)山 迷不得返,饑食桃果,尋水得大溪,溪邊遇仙女,并獲款留。及出,已歷七世,復(fù)往,不知何所。后成文人經(jīng)常援引的典故。見《太平御覽》卷四一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幽明錄》。 唐 王之渙 《惆悵詞》之十:“ 晨 肇 重來路已迷,碧桃花謝 武陵溪 ?!?元 無名氏 《貨郎旦》第三折:“多管為殘花幾片,悮 劉晨 迷入 武陵源 。” 元 曾瑞 《留鞋記》第一折:“有緣千里能相會(huì), 劉晨 曾入 武陵溪 ?!?明 湯顯祖 《牡丹亭·尋夢》:“為甚呵, 玉真 重遡 武陵源 ?也則為水點(diǎn)花飛在眼前?!?/p>
洪炎名句,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沖、表之、公實(shí)野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食人花跑路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