且問常娥一借觀,翁家雖有來無路
出自宋代梅堯臣《和永叔內(nèi)翰思白兔答憶鶴雜言》:
醉翁在東堂,為他栽桂樹。
待將枝條與人折,憶著家中玉色兔。
夜看明月海上來,光彩離離入庭戶。
且問常娥一借觀,翁家雖有來無路。
常娥對面幾萬里,不聲漸漸西南去。
是時翁生懷抱惡,卻恨陸機先憶鶴。
致令亦念眼迷離,不似傍池能飲啄。
始憂兔饑僮失哺,又恐白毛塵土污。
仍不如鶴有淺泉,自在引吭時刷羽。
花前舉翅鼓春風,只待公歸向朝暮。
我聞二公趣向殊,一養(yǎng)月中物,一養(yǎng)華亭雛。
一畏奔??撸晃烦菜芍?。
我雖老矣無物惑,欲去東家看舞姝。
注釋參考
常娥
同“ 嫦娥 ”?!段倪x·謝莊<月賦>》“引玄兔於帝臺,集素娥於后庭” 唐 李善 注:“《淮南子》曰:‘ 羿 請不死之藥於 西王母 , 常娥 竊而奔月?!?唐 徐凝 《八月十五夜》詩:“皎皎秋空八月圓, 常娥 端正桂枝鮮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定林示道原》詩:“ 常娥 攀桂枝,顧景久徘徊?!痹敗?嫦娥 ”。
借觀
(1).借閱。《南史·王僧祐傳》:“ 齊武帝 數(shù)閲武, 僧祐 獻《講武賦》, 王儉 借觀,不與?!?明 李詡 《戒庵老人漫筆·黃叔揚傳》:“ 黃鉞 字 叔揚 , 蘇郡 常熟縣 人。少明敏好學,家無藏書, 鉞 日游書肆中,見書,不問古今,即借觀之,或竟日不還。”
(2).猶借鑒。 清 黃遵楷 《<人境廬詩草>跋》:“故其分門別類,勒成全書,亟自刊行者,意在借觀鄰國,作匡時之策也?!?/p>
(3).猶言試看,有引以為例之意。 章炳麟 《代議然否論》:“ 漢 世街彈之制,集縣民而致之,今雖不可行,借觀農(nóng)人之納丁漕,分期赴縣,率十餘日而竣,今若訪問農(nóng)民,亦自州縣詢之,夫何叢脞之有!”
有來
用于 元 代由蒙文直譯成漢語的公牘等。表示語句結(jié)束?!对厥贰肪硪唬骸?孛端察兒 在時,將他做兒,祭祀時同祭祀有來?!?李文田 注:“有來者,結(jié)束之詞,今京師有此語?!薄对湔隆ば滩慷ぴ斪棥罚骸吧下防镌O兩員推官,中路里設一員推官,委付呵,怎生奏呵, 世祖 皇旨有來。”
梅堯臣名句,和永叔內(nèi)翰思白兔答憶鶴雜言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