滄桑一以變,莽然翳荊榛。
出自唐朝蕭穎士《過河濱,和文學(xué)張志尹》
隆古日以遠(yuǎn),舉世喪其淳??犊畱腰S虞,化理何由臻。
步出城西門,裴回見河濱。當(dāng)其側(cè)陋時(shí),河水清且潾。
滄桑一以變,莽然翳荊榛。至化無苦窳,宇宙將陶甄。
太息感悲泉,人往跡未湮。瑟瑟寒原暮,冷風(fēng)吹衣巾。
顧我譾劣質(zhì),希圣杳無因。且盡登臨意,斗酒歡相親。
注釋參考
滄桑
滄桑 (cāngsāng) “滄海桑田”的縮語 久經(jīng)滄桑(比喻經(jīng)歷了許多世事變化)莽然
(1).草木茂盛貌。 唐 蕭穎士 《過河濱和文學(xué)張志尹》:“滄桑一以變,莽然翳荊榛?!?宋 張孝祥 《六州歌頭》詞:“ 長淮 望斷,關(guān)塞莽然平。”
(2).廣大貌;眾多貌。《韓詩外傳》卷五:“天子居廣廈之下,帷帳之內(nèi),旃茵之上,被躧舄,視不出閫,莽然而知天下者,以有賢左右也?!?清 龔自珍 《乙丙之際箸議第七》:“何莽然其不一姓也?天何必不樂一姓耶?”
(3).猶猛然。 瞿秋白 《餓鄉(xiāng)紀(jì)程》十六:“他所自信的春意之內(nèi)力,承此時(shí)機(jī)莽然超量的暴出?!?瞿秋白 《赤都心史》四十:“一望 遠(yuǎn)東 ,紫赤光焰,愈轉(zhuǎn)愈明,炎炎的云苗,莽然由天際直射,烘烘烈烈,光輪轟旋--呀!曉霞,曉霞!”
荊榛
(1).亦作“ 荊蓁 ”。泛指叢生灌木,多用以形容荒蕪情景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歸思賦》:“城邑寂以空虛,草木穢而荊榛。”一本作“ 荊蓁 ”。 唐 李白 《古風(fēng)》之一:“王風(fēng)委蔓草,戰(zhàn)國多荊榛?!?金 元好問 《續(xù)小娘歌》之七:“傷心此日河平路,千里荊榛不見人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十月下澣宴閬石蒼水齋》詩:“三江風(fēng)月尊前醉,一郡荊榛笛里聲?!?/p>
(2).謂沒入荒野,指逝世。 明 周履靖 《錦箋記·聞訃》:“閨中何意,半道荊蓁,情隔云泥?!?/p>
(3).比喻艱危,困難?!杜f唐書·宦官傳·楊復(fù)恭》:“吾於荊榛中援立 壽王 ?!?元 許謙 《馮公嶺》詩:“胸中芥蒂未盡去,須信坦道多荊榛?!?/p>
(4).比喻惡人。 元 麻革 《過陜》詩:“豺狼滿地荊榛合,目斷 中條 是故丘?!?明 夏完淳 《大哀賦》:“未許其冠帶春秋,遂至夫荊榛天地。” 清 厲鶚 《東城雜記·陳御史元倩》:“手披荊榛,身御魑魅。” 周實(shí) 《民立報(bào)出版日祝賦》詩:“重重草木羞依附,莽莽荊榛待剪除。”
(5).芥蒂;不快。 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射策》:“笑譚之頃,便起荊榛?!?/p>
蕭穎士名句,過河濱,和文學(xué)張志尹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