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軾《石塔寺(并引)》:
世傳王播《飯后鐘》詩,蓋揚州石塔寺事也。
相傳如此,戲作此詩。
饑眼眩東西,詩腸忘早晏。
雖知燈是火,不悟鐘非飯。
山僧異漂母,但可供一莞。
何為三百年,記憶作此訕。
齋廚養(yǎng)若人,無益只遺患。
乃知飯后鐘,阇黎蓋具眼。
注釋參考
飯后鐘
相傳 唐 王播 少年孤貧,客居 揚州 惠明寺 木蘭院 ,隨僧齋食。日久,眾僧厭惡,故意齋后才敲鐘。 王播 聞聲就食,撲空,因題下“上堂已了各西東,慚愧闍黎飯后鐘”兩句詩。見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》卷下。一說為 唐 段之昌 事。見 宋 孫光憲 《北夢瑣言》卷三。后遂用作貧窮落魄,遭受冷遇的典故。 宋 蘇軾 《石塔寺》詩:“乃知飯后鐘,闍黎蓋具眼。” 清 趙翼 《遣興》詩之三:“一生只見甖中粟,舉世爭趨飯后鐘?!?/p>
阇黎
闍黎 (shé lí)「阿闍梨」的簡稱。
水滸傳.第四十五回:「是師兄海闍黎裴如海,一個老誠的和尚。」 初刻拍案驚奇.卷二十六:「雖是老和尚先開方便之門,爭是小闍黎漫領菩薩之水。」具眼
(1).謂有識別事物的眼力。 宋 陸游 《冬夜對書卷有感》詩:“萬卷雖多當具眼,一言惟恕可銘膺?!?宋 嚴羽 《滄浪詩話·考證》:“ 杜 詩中‘師曰’者,亦‘ 坡 曰’之類,但其間半偽半真,尤為淆亂惑人,此深可嘆。然具眼者,自默識之耳?!?/p>
(2).指有眼力的人。 明 馮夢龍 《智囊補·閨智·漂母》:“ 楚 漢 皆豪杰,無一人知 信 者,雖 高祖 亦不知,僅一 蕭相國 ,亦以與語故奇之,而母獨識拔于邂逅憔悴之中,真古今第一具眼矣。” 清 費錫璜 《<友鷗堂集>序》:“ 叔威 詩雖不逮 李 杜 ,置之 元 、 白 、 蘇 、 陸 間,則并驅爭先。世有具眼不敢阿所好也?!?/p>
蘇軾名句,石塔寺(并引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
- 10狂飆過山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