赭袍一點萬紅巾
出自宋代辛棄疾《定風波(再用韻和趙晉臣敷文)》:
野草閑花不當春。
杜鵑卻是舊知聞。
謾道不如歸去住。
梅雨。
石榴花又是離魂。
。
前殿群臣深殿女。
赭袍一點萬紅巾。
莫問興亡今幾主。
聽取。
花前毛羽已羞人。
注釋參考
赭袍
即赭黃袍。 唐 李濬 《松窗雜錄》:“ 中宗 嘗召宰相 蘇瓌 、 李喬 子進見。二丞相子皆童年,上近撫於赭袍前,賜與甚厚?!薄顿Y治通鑒·后唐明宗天成三年》:“ 昭義 節(jié)度使 毛璋 所為驕僭,時服赭袍?!?王國維 《讀史二絕句》之二:“只怪 常山 趙延壽 ,赭袍龍鳳向中原。”參見“ 赭黃袍 ”。
一點
一點 (yīdiǎn) 漢字的一種筆畫。常指書畫中的點畫 point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數(shù)量 a little;a bit 做一點事 一方面,一部分 side 抓住一點,不及其余 一小時 a hour 下午一點紅巾
(1).紅色巾帕。 唐 杜甫 《麗人行》:“楊花雪落覆白蘋,青鳥飛去銜紅巾。” 宋 蘇軾 《賀新郎》詞:“石榴半吐紅巾蹙。待浮花浪蕊都盡,伴君幽獨?!?清 龔自珍 《瑤臺第一層》詞附錄:“王孫密以紅巾繫女衵衣,女不知也?!?/p>
(2).借指美女。 唐 王勃 《落花落》詩:“綺閣青臺靜且閒,羅袂紅巾復往還?!?宋 辛棄疾 《水龍吟·登建康賞心亭》詞:“倩何人、喚取紅巾翠袖,揾英雄淚?!?/p>
(3).見“ 紅巾軍 ”。
辛棄疾名句,定風波(再用韻和趙晉臣敷文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