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李世民《元日》:
高軒曖春色,邃閣媚朝光。
彤庭飛彩旆,翠幌曜明珰。
恭己臨四極,垂衣馭八荒。
霜戟列丹陛,絲竹韻長廊。
穆矣熏風(fēng)茂,康哉帝道昌。
繼文遵后軌,循古鑒前王。
草秀故春色,梅艷昔年妝。
巨川思欲濟(jì),終以寄舟航。
注釋參考
彤庭
亦作“ 彤廷 ”。1. 漢 代宮廷。因以朱漆涂飾,故稱。 漢 班固 《西都賦》:“於是玄墀釦砌,玉階彤庭?!?/p>
(2).泛指皇宮。 唐 杜甫 《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》詩:“彤庭所分帛,本自寒女出?!?宋 蘇軾 《次韻答滿思復(fù)》:“自甘茅屋老三間,豈意彤廷綴兩班?!?清 趙翼 《木蘭較獵》詩:“行闕嵯峨倚翠屏,名王俱入宴彤廷?!?/p>
翠幌
綠色的帷幔。 唐 駱賓王 《帝京篇》:“翠幌珠簾不獨(dú)映,清歌寳瑟自相依?!?明 夏完淳 《錢長孺三春臥病合巹而起詩以嘲之》:“九天環(huán)珮石榴裙,翠幌妝樓謁細(xì)君。”
明珰
明珰 (míngdāng) 用珠玉串成的妝飾品 contacted ornament with beads (pearls) 明珰滿身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傳》李世民名句,元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