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向燕然紀績,便與漁樵爭席,擺脫是非鄉(xiāng)
出自宋代趙師俠《水調(diào)歌頭(和石林韻)》:
世態(tài)萬紛變,人事一何忙。
胸中素韜奇蘊,匣劍豈能藏。
不向燕然紀績,便與漁樵爭席,擺脫是非鄉(xiāng)。
要地時難得,間處日偏長。
志橫秋,謀奪眾,謾軒昂。
蠅頭蝸角微利,爭較一毫芒。
幸有喬木修竹,隨分粗衣糲食,何必計冠裳。
我已樂簫散,誰與共平章。
注釋參考
燕然
(1).古山名。即今 蒙古人民共和國 境內(nèi)的 杭愛山 。 東漢 永元 元年,車騎將軍 竇憲 領兵出塞,大破 北匈奴 ,登 燕然山 ,刻石勒功,記 漢 威德。見《后漢書·竇憲傳》。 漢 班固 《<封燕然山銘>序》:“遂踰 涿邪 ,跨 安侯 ,乘 燕然 ,躡 冒頓 之區(qū)落,焚 老上 之 龍庭 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銘箴》:“若 班固 燕然 之勒, 張昶 華陰 之碣,序亦盛矣?!?/p>
(2).泛指邊塞。詩文中敘建立邊功時,常引用之。 南朝 宋 何承天 《安邊論》:“比及十載,民知義方。然后簡將授奇,揚旌 云 朔 ……銘功於 燕然 之阿,饗徒於 金微 之曲?!?唐 李嶠 《餞薛大夫護邊》詩:“佇見 燕然 上,抽毫頌武功?!?宋 范仲淹 《漁家傲·秋思》詞:“濁酒一杯家萬里, 燕然 未勒歸無計?!?明 汪廷訥 《種玉記·閫命》:“桓桓大將操兵柄,管此去單于繫頸,馬到處 燕然 勒名?!?/p>
(3).指 漢 班固 所撰《封燕然山銘》。亦泛指歌頌邊功的詩文。 唐 竇鞏 《經(jīng)竇車騎故城》詩:“荒陂古堞欲千年,名振圖書劍在泉。今日諸孫拜墳樹,愧無文字續(xù)《燕然》?!?/p>
(4).古地名?!杜f唐書·回紇傳》:“﹝ 貞觀 中﹞以 多覽 為 燕然府 , 僕骨 為 金微府 ……於故 單于臺 置 燕然都護府 統(tǒng)之,以導賓貢。”參閱《文獻通考·四裔二四》。
漁樵
(1).打魚砍柴。 唐 高適 《封丘縣》詩:“我本漁樵 孟諸 野,一生自是悠悠者?!?宋 蘇軾 《前赤壁賦》:“況吾與子漁樵於 江 渚之上,侶魚鰕而友麋鹿?!?/p>
(2).漁人和樵夫。 唐 王維 《桃源行》:“平明閭巷掃花開,薄暮漁樵乘水入?!?宋 范成大 《攜家石湖賞拒霜》詩:“漁樵引入新花塢,兒女扶登小錦城。” 清 顧光旭 《弓插》詩:“隔水斷漁樵,橫斜壞木橋?!?魯迅 《南腔北調(diào)集·聽說夢》:“至于另有些夢為隱士,夢為漁樵,和本相全不相同的名人,其實也只是豫感飯碗之脆,而卻思將吃飯范圍擴大起來?!?/p>
(3).指隱居。 南朝 梁 劉孝威 《奉和六月壬午應令》:“神心重丘壑,散步懷漁樵?!?唐 杜甫 《村夜》詩:“胡羯何多難,漁樵寄此生。” 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乘醉騎驢》:“乾坤傲,永不踏紅塵向市朝,真喚做圣世漁樵?!?/p>
爭席
爭坐位。表示彼此融洽無間,不拘禮節(jié)?!肚f子·寓言》:“其往也,舍者迎將其家,公執(zhí)席,妻執(zhí)巾櫛,舍者避席,煬者避灶。其反也,舍者與之爭席矣。” 郭象 注:“去其夸矜故也?!?成玄英 疏:“除其容飾,遣其矜夸,混跡同塵,和光順俗,於是舍息之人與爭席而坐矣?!?唐 王維 《積雨輞川莊作》詩:“野老與人爭席罷,海鷗何事更相疑?” 金 元好問 《上致政馮內(nèi)翰》詩之二:“少日打門無俗客,老年爭席有樵夫?!?明 高啟 《出郊抵東屯》詩之四:“忽逢一田父,舍畊拜路隅。疑我是長官,恠我體貌殊……不能使爭席,心愧 御寇 徒?!?/p>
擺脫
擺脫 (bǎituō) break away;cast (shake,throw) off;get rid of 沖破束縛和障礙而獲得自由 擺脫家庭的束縛 采取不同的路線;離開 擺脫了舊的傳統(tǒng) 終止關系、聯(lián)系、協(xié)議或協(xié)定 break with 擺脫傳統(tǒng)是非
是非 (shìfēi) 對與錯;正確和謬誤 right and wrong 是非問題 口舌;糾紛 discord 搬弄是非 評論;褒貶 appraise 不屑隨人是非趙師俠名句,水調(diào)歌頭(和石林韻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