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安石《傷仲永》:
金溪民方仲永,世隸耕。
仲永生五年,未嘗識書具,忽啼求之。
父異焉,借旁近與之,即書詩四句,并自為其名。
其詩以養(yǎng)父母、收族為意,傳一鄉(xiāng)秀才觀之。
自是指物作詩立就,其文理皆有可觀者。
邑人奇之,稍稍賓客其父,或以錢幣乞之。
父利其然也,日扳仲永環(huán)謁于邑人,不使學。
余聞之也久。
明道中,從先人還家,于舅家見之,十二三矣。
令作詩,不能稱前時之聞。
又七年,還自揚州,復到舅家問焉。
曰:“泯然眾人矣。
“ 王子曰:仲永之通悟,受之天也。
其受之天也,賢于材人遠矣。
卒之為眾人,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。
彼其受之天也,如此其賢也,不受之人,且為眾人;今夫不受之天,固眾人,又不受之人,得為眾人而已耶?
注釋參考
自是
自是 (zìshì) 自然是 naturally;of course 眾人見他如此無禮,自是憤憤不平 自以為是 self-conceited 自見者不明,自是者不彰?!独献印? 從此 from now on;from then on;henceforth;thereupon指物
(1). 戰(zhàn)國 時名家 公孫龍 所提出的命題。指,指事物的抽象概念;物,指具體事物。《公孫龍子·指物論》:“物莫非指,而指非指?!卑矗庵^事物呈現(xiàn)的形態(tài)、概念,不同于具體事物。
(2).指明事物?!读簳ね躞迋鳌罚骸按嗽娭肝锍市?,無假題署?!?/p>
文理
文理 (wénlǐ) 指文章內(nèi)容和行文方面的條理 unity and coherence in writing 文理皆有可觀?!巍?王安石《傷仲永》 文理不通。 花紋 pattern 文理有疏密?!巍?沈括《夢溪筆談·活板》 禮儀 rites可觀
可觀 (kěguān) 值得看;可以看 be worth seeing 凡物皆可觀 指達到比較高的水平、程度 appreciable;considerable 可觀的收入 優(yōu)美好看 graceful 這孩子儀容可觀,說話伶俐王安石名句,傷仲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5錢跡H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