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文天祥《汶陽道中》:
積雨面不肯霽,面行陸如涉面川。
青氈面纊我后,白氈覆我前。
我欲正衣冠,兩手如糾纏。
飛沫流被面,代我泣涕漣。
鴻雁紛南翔,游子北入燕。
平楚渺四極,雪風(fēng)迷遠(yuǎn)天。
昔聞濟(jì)上軍,又說汶陽田。
我今履其地,吊古愴蒼煙。
注釋參考
上軍
古代軍隊(duì)編制的稱謂。古軍制分上軍、中軍、下軍,以中軍為最尊,上軍次之,下軍又次之?!秶Z·晉語一》:“十六年,公作二軍,公將上軍,太子 申生 將下軍以伐 霍 ?!薄妒酚洝R太公世家》:“ 晉 使 郤克 以車八百乘為中軍將, 士燮 將上軍, 欒書 將下軍,以救 魯 衛(wèi) 伐 齊 ?!薄逗鬂h書·何進(jìn)傳》:“是時(shí)置 西園 八校尉,以小黃門 蹇碩 為上軍校尉,虎賁中郎將 袁紹 為中軍校尉,屯騎都尉 鮑鴻 為下軍校尉。”
汶陽田
(1). 春秋 時(shí)期 魯國 屬地。在今 山東省 泰安市 西南一帶。因在 汶水 之北,故名。地近 齊國 ,數(shù)為 齊 所侵奪,是 齊 魯 兩諸侯國多次發(fā)生糾紛的地方?!洞呵铩こ晒辍罚骸案?, 衛(wèi)侯 速 卒,取 汶陽 田?!?杜預(yù) 注:“ 晉 使 齊 還 魯 ?!?清 錢謙益 《費(fèi)縣道中》詩之一:“驅(qū)車入 魯 弔遺黎,宗國相傳事可悲……唯有 汶陽 田下水,至今流恨遶 鳬 龜 。”
(2).《論語·雍也》:“ 季氏 使 閔子騫 為 費(fèi) 宰。 閔子騫 曰:‘善為我辭焉!如有復(fù)我者,則吾必在 汶 上矣?!焙笠浴般腙柼铩睘闅w隱的典故。 汶 陽, 汶 上。 唐 韓翃 《送高別駕歸汴州》詩:“久客未知何計(jì)是,參差去借 汶陽 田?!眳⒁姟?汶上 ”。
文天祥名句,汶陽道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