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情歡喜開書后,舊事思量在眼前
出自唐代白居易《得湖州崔十八使君書,喜與杭越鄰郡,因成長》:
三郡何因此結(jié)緣,貞元科第忝同年。
故情歡喜開書后,舊事思量在眼前。
越國封疆吞碧海,杭城樓閤入青煙。
吳興卑小君應(yīng)屈,為是蓬萊最后仙。
注釋參考
故情
(1).舊事。《史記·陳涉世家》:“客出入愈益發(fā)舒,言 陳王 故情?;蛘h 陳王 曰:‘客愚無知,顓妄言,輕威。’ 陳王 斬之?!?/p>
(2).舊情。 唐 王昌齡 《李四倉曹宅夜飲》詩:“霜天留飲故情歡,銀燭金爐夜不寒。”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昭國里第聽元老師彈琴》詩:“竹林高宇霜露清,朱絲玉徽多故情?!?明 劉基 《感懷》詩之十四:“蘭花豈不芬?故情豈不厚?”
歡喜
歡喜 (huānxǐ) 歡樂心喜 joy 心中大歡喜。——《玉臺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 滿心歡喜 歡喜 (huānxǐ) 喜愛、愛好 like 她歡喜拉手風(fēng)琴 喜歡、喜愛 be fond of 歡喜滑水書后
文體之一。寫在他人著作后面,對他人著作有所說明或評論。如 宋 蘇軾 有《書〈曹孟德傳〉后》,為其濫觴。 清 葉廷琯 《鷗陂漁話·清華園圖記》:“余以 王君 韞齋 已有圖記在前,乃為書后云?!?姚華 《論文后編·目錄中》:“一文之后,有所題記,后人稱曰書后,亦或曰跋,則后序之變……跋與書后近似,然頗有別,大抵書后者意必抽於前文,事必引於原著。”
舊事
舊事 (jiùshì) 已往的事;從前的事 the past things 舊事重提思量
思量 (sīliang) 思索 consider 你思量思量這事兒該怎么辦 放在心上;惦記 turn sth. over in one’s mind 方才我是怕說話防頭招的我們奶奶哭,所以催你出來的。別思量。——《紅樓夢》 幾個月不見了,思量你哩眼前
(1) [befor one's eyes]∶眼睛前面
眼前是一幢幢新建的農(nóng)舍
(2) [at present;under one's nose;at the moment]∶目前,當(dāng)前或面臨
眼前的問題
詳細(xì)解釋(1).眼睛面前;跟前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和左丞庾杲之病》:“待漏終不溢,囂喧滿眼前?!?唐 杜甫 《草堂》詩:“眼前列杻械,背后吹笙竽。” 宋 朱淑真 《題四并樓》詩:“眼前此樂難兼得,許我登臨載酒行?!?巴金 《滅亡》第四章:“一個美麗的前程出現(xiàn)在他底眼前?!?/p>
(2).目下;現(xiàn)時。 宋 蘇軾 《次韻參寥寄少游》:“巖棲木石已皤然,交舊何人慰眼前?!薄毒劳ㄑ浴だ祥T生三世報恩》:“世人只知眼前貴賤,那知去后的日長日短。” 清 梁章鉅 《退庵隨筆·家禮一》:“如今須考定人人眼前可行方好?!?瞿秋白 《赤都心史》四十:“各人暫時不殺自己的長官,而相約互殺各人的長官--以免眼前吃虧?!?/p>
白居易名句,得湖州崔十八使君書,喜與杭越鄰郡,因成長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