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石《扇子詩》:
顏子見善則遷,子路有過則改。
懶則鲇魚上竿,勤則大鵬跨海。
注釋參考
鲇魚上竿
同“鯰魚上竹竿”。 金 王若虛 《答張仲杰書》:“老人家益貧而官益拙,鮎魚上竿,可笑可憫?!?/p>
大鵬
鵬。傳說中的大鳥。 漢 王符 《潛夫論·釋難》:“是故大鵬之動,非一羽之輕也;騏驥之速,非一足之力也?!薄肚f子·逍遙游》“鵬之徙於南冥也,水擊三千里” 唐 成玄英 疏:“大鵬既得適南溟,不可決然而起,所以舉擊兩翅,動蕩三千,踉蹌而行,方能離水。” 清 黃遵憲 《蘇彝士河》詩:“他日南溟疏闢后,大鵬擊水足扶搖?!?/p>
跨海
跨越大海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諸子》:“《列子》有移山跨海之談,《淮南》有傾天折地之説?!薄端逄蒲萘x》第三九回:“妾等各處尋覓不見,那曉得陛下跨海而游。” 阿英 《關于鄭成功的二三事》:“克服了一切困難,跨海收復了當時為 荷蘭 人侵占的 中國 土地-- 臺灣 ?!?/p>
李石名句,扇子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