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楊冠卿《東坡引》:
“久誦公樂章,愿得從容笑語。
”因舉似離筵舊作,稱贊久之。
余謝不能。
公子咈然不樂,命小吏呼姝麗十數(shù)輩至,圍一方臺而立,相與群唱,聲甚凄楚。
俄頃,歌者取金花青箋所書詞展於臺上。
熟視字畫,乃余作也。
讀未竟,一歌者從旁攫取詞置袖中,舉酒相勞苦云:“釵分金半股之句,朝夕誦之胡為念不及此耶。
”公子云:“左驗如此、奚事多遜。
”抵掌一笑而寤,恍然不曉所謂。
戲用其語,綴東坡引歌之。
綠波芳草路。
別離記南浦。
香云翦贈青絲縷。
釵分金半股。
。
釵分金半股。
陽關(guān)一曲聲凄楚。
惹起離筵愁緒。
夢魂擬逐征鴻未能。
行云無定據(jù)。
行云無定據(jù)。
注釋參考
俄頃
俄頃 (éqǐng) 片刻;一會兒 in a short moment 俄頃風(fēng)定云墨色,秋天漠漠向昏黑?!啤?杜甫《茅屋為秋風(fēng)所破歌》金花
(1).指色彩金黃艷麗、不易敗落的花朵。 北周 庾信 《玉帳山銘》:“玉策難移,金花不落。” 唐 王建 《宮中調(diào)笑詞》之二:“胡蝶,胡蝶,飛上金花枝葉?!?明 王世貞 《人日病起作》詩:“柏憶金花煖,梅憐玉樹新?!?/p>
(2).指器物衣履上雕刻、繡制的花飾。《南史·魚弘傳》:“有眠床一張……通用銀鏤金花壽福兩重為腳。” 唐 杜甫 《陪柏中丞觀宴將士》詩之二:“繡段裝簷額,金花帖鼓腰?!?宋 蘇軾 《春帖子詞·皇太后閣四》:“翠管銀罌傳故事,金花綵勝作新年。”
(3).指頭暈眼花或憤怒時出現(xiàn)在眼前的像星星的小光點。 茅盾 《子夜》一:“‘邪魔呀’, 吳老太爺 似乎這么喊,眼里迸出金花。” 楊朔 《三千里江山》第三段:“他從土里鉆出來,只覺地像翻了個過兒,腦袋星星的,亂迸金花,一時想不起為什么跑到這兒。”
(4).見“ 金花銀 ”。
(5).見“ 金花牋 ”。
(6).見“ 金花帖子 ”。
(7).見“ 金華夫人 ”。
青箋
青色箋紙。 宋 秦觀 《呈李公擇》詩:“青箋擘處銀鉤斷,紅袂分時玉筯懸?!币槐咀鳌?青牋 ”。
書詞
見“ 書辭 ”。
楊冠卿名句,東坡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