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兩漢司馬相如《上書諫獵》:
臣聞物有同類而殊能者,故力稱烏獲,捷言慶忌,勇期賁、育。
臣之愚,竊以為人誠(chéng)有之,獸亦宜然。
今陛下好陵阻險(xiǎn),射猛獸,卒然遇逸材之獸,駭不存之地,犯屬車之清塵,輿不及還轅,人不暇施巧,雖有烏獲、逢蒙之技不能用,枯木朽枝盡為難矣。
是胡越起于轂下,而羌夷接軫也,豈不殆哉!雖萬全而無患,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。
且夫清道而后行,中路而馳,猶時(shí)有銜橛之變。
況乎涉豐草,騁丘虛,前有利獸之樂,而內(nèi)無存變之意,其為害也不難矣。
夫輕萬乘之重不以為安,樂出萬有一危之途以為娛,臣竊為陛下不取。
蓋明者遠(yuǎn)見于未萌,而知者避危于無形,禍固多藏于隱微而發(fā)于人之所忽者也。
故鄙諺曰:“家累千金,坐不垂堂。
”此言雖小,可以喻大。
臣愿陛下留意幸察。
注釋參考
且夫
且夫 (qiěfú) 連詞。表示進(jìn)一層。況且,再說 besides;furthermore;moreover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?!獫h· 賈誼《過秦論上》 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——宋· 蘇軾《教戰(zhàn)守》 語(yǔ)氣詞。用在句首,表示要發(fā)表議論,提起話題。 oh 且夫不好問者?!濉?劉開《問說》清道
清道 (qīngdào) 打掃街道;掃除路障 clean the street 古代帝王或官吏外出時(shí),使人在前引路,驅(qū)散行人 clean up the road 前驅(qū)清道?!濉?邵長(zhǎng)蘅《青門剩稿》而后
而后 (érhòu) 以后;后來;然后 then;after that 鳴呼!今而后(以后)吾將再病,教從何處呼汝耶。——清· 袁枚《祭妹文》 如優(yōu)孟搖頭而歌,而后可以得志?!?清· 黃宗羲《柳敬亭傳》 大家先議一議,而后正式表決中路
(1).半路?!冻o·九辯》:“然中路而迷惑兮,自壓按而學(xué)誦。” 三國(guó) 魏 阮籍 《詠懷》詩(shī)之十:“黃鵠游四海,中路將安歸。” 明 高啟 《張節(jié)婦詞》:“誰言妾有夫,中路棄妾身先殂?!?/p>
(2).路的當(dāng)中。 漢 司馬相如 《上書諫獵》:“且夫清道而后行,中路而馳,猶時(shí)有銜橛之變。”
(3).當(dāng)中的一路。常指軍隊(duì)部署。《晉書·慕容暐載記》:“ 護(hù) 窮寇假合,王師既臨,則上下喪氣,曾不敢闚兵中路,展其螗蜋之心?!?宋 張?zhí)朴?《蜀梼杌》卷上:“是時(shí) 關(guān)東 危急, 蜀 中未寧, 莊宗 令宦者 向延嗣 往中路誅之。”《清史稿·饒馀敏郡王阿巴泰傳》:“聞敵伏兵於右,諸貝勒相約入隘必趨右,若出中路,與避敵同。”
(4).質(zhì)量中等;普通。如:中路貨。
銜橛之變
指車馬傾覆的危險(xiǎn)。亦喻意外發(fā)生的事故。成語(yǔ)解釋指車馬傾覆的危險(xiǎn)。亦喻意外發(fā)生的事故。銜橛之變出處東漢·班固《漢書?司馬相如傳》:“且夫道清而后行,中路而馳,猶時(shí)有銜橛之變。”使用例句《明史?趙佑傳》:“萬一有司馬相如名句,上書諫獵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蜀山雙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