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黃庚《白雁》:
征鴻素縞過(guò)南樓,衣褐同群孰與儔。
云外排行分玉李,天邊印字帶銀鉤。
高飛遠(yuǎn)寒疑云鶴,低落平沙類云鷗。
夜月蘆花無(wú)認(rèn)處,惟聞嘹唳數(shù)聲秋。
注釋參考
征鴻
即征雁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赤亭渚》詩(shī):“遠(yuǎn)心何所類,云邊有征鴻?!?宋 陳亮 《好事近》詞:“懶向碧云深處,問(wèn)征鴻消息?!?明 劉基 《自都回至通州》詩(shī)之二:“西風(fēng)吹青冥,征鴻暮蕭蕭?!?清 龔自珍 《賀新涼》詞:“儂有詞場(chǎng)云水外,但憑欄送盡征鴻字?!眳⒁?jiàn)“ 征雁 ”。
素縞
縞素。兇喪之服?!抖Y記·間傳》:“素縞ma{1|1}衣。” 鄭玄 注:“素縞者,《玉藻》所云‘縞冠素紕’?!薄斗Y梁傳·成公五年》:“君親素縞,帥羣臣而哭之?!?范寧 注:“素衣縞冠,兇服也?!?漢 王充 《論衡·感虛》:“水變甚于 河 壅, 堯 憂深于 景公 ,不聞以素縞哭泣之聲能厭勝之。”《警世通言·莊子休鼓盆成大道》:“ 田氏 穿了一身素縞,真箇朝朝憂悶,夜夜悲啼?!?/p>
南樓
(1).在南面的樓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有《南樓中望所遲客》詩(shī)。 聞人倓 注:“ 靈運(yùn) 《游名山志》:‘ 始寧 又北轉(zhuǎn)一汀,七里,直指舍下園南門(mén)樓,自南樓百許步對(duì) 橫山 ?!?唐 杜甫 《登兗州城樓》詩(shī):“東郡趨庭日,南樓縱目初。” 宋 陸游 《蝶戀花·離小益作》詞:“千里斜陽(yáng)鐘欲暝,憑高望斷南樓信?!?/p>
(2).古樓名。在 湖北省 鄂城縣 南。又名 玩月樓 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(shuō)新語(yǔ)·容止》:“ 庾太尉 ( 庾亮 )在 武昌 ,秋夜氣佳景清,使吏 殷浩 、 王胡之 之徒登 南樓 理詠。” 唐 李白 《陪宋中丞武昌夜飲懷古》詩(shī):“清景 南樓 夜,風(fēng)流在 武昌 ?!卑?晉 武昌縣 ,為 武昌 郡治,即今 鄂城縣 。 唐 武昌縣 屬 鄂州 江夏郡 ,即今 武漢市 武昌 。 李白 所詠 南樓 ,實(shí)際上不是 庾亮 等所登的 南樓 。 宋 蘇軾 《九日次韻王鞏》:“聞道郎君閉東閣,且容老子上 南樓 ?!?/p>
(3).古樓名。在 湖北省 武漢市 武昌 黃鶴山 頂。一名 白云樓 ,又名 岑樓 。 清 乾隆 中毀, 畢沅 重修之。 宋 陸游 《入蜀記》:“二十七日,郡集於 南樓 ,在 儀門(mén) 之南 石城 上,一曰 黃鶴山 。制度閎偉,登望尤勝。 鄂州 樓觀為多,而此獨(dú)得江山之要會(huì), 山谷 所謂‘ 江 東 湖 北行畫(huà)圖, 鄂州 南樓天下無(wú)’是也?!?/p>
(4).古樓名。在 湖南 潭州 (今 長(zhǎng)沙市 )。 唐 杜甫 《舟中夜雪有懷盧十四侍御弟》詩(shī):“暗度 南樓 月,寒深 北渚 云。” 仇兆鰲 注:“ 邵 注謂 南樓 在 武昌 。 顧 注謂 南樓 在 岳陽(yáng) 。 廬 注據(jù) 柳子厚 《長(zhǎng)沙驛前南樓感舊》詩(shī)為證,是 南樓 即在 潭州 ?!?/p>
(5).古樓名。在 湖北省 江陵縣 東南。 唐 張九齡 嘗登此樓賦詩(shī)。 宋 張栻 重修,改名 曲江樓 。 宋 朱熹 《江陵府曲江樓記》:“ 敬夫 一日與客往而登焉……於是顧而嘆曰:‘此亦 曲江公 所謂 江陵郡 城 南樓 者邪!’”
(6).古樓名。在 廣西省 宜山縣 南,有 宋 黃庭堅(jiān) 所書(shū)《范滂傳》刻石。 宋 嘉熙 中毀去。參閱《明一統(tǒng)志》及《慶遠(yuǎn)府志》。
(7).古樓名。在 云南省 昆明市 南。 明 西平侯 沐英 駐節(jié)此處,題曰“ 南樓 望遠(yuǎn)”, 劉有年 有記。
衣褐
泛指粗布衣服。《百喻經(jīng)·貧人燒粗褐衣喻》:“汝種姓端正,貴人之子,云何著此麤弊衣褐?!?宋 蘇軾 《賜諸路臣寮中冬衣襖口宣制》:“霜露薦至,衣褐未周?!?清 孫枝蔚 《秋夜翟家莊作》詩(shī):“隣砧休太急,衣褐典皆完?!?/p>
(1).穿粗布衣?!睹献印る墓稀罚骸啊?許子 必織布然后衣乎?’曰:‘否。 許子 衣褐?!?趙岐 注:“ 許子 衣褐,以毳織之,若今馬衣也?;蛟缓郑瑬犚乱?。一曰粗布衣也?!薄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》:“ 相如 度 秦王 雖齋,決負(fù)約不償城,乃使其從者衣褐,懷其璧,從徑道亡,歸璧於 趙 ?!?/p>
(2).借指貧賤者?!逗鬂h書(shū)·趙典傳》:“ 典 慨然曰:‘身從衣褐之中,致位上列。且鳥(niǎo)烏反哺報(bào)德,況於士邪!’” 李賢 注:“褐,織毛布之衣,貧者所服。” 明 高叔嗣 《敘懷》詩(shī):“衣褐出下國(guó),脫輓造中朝?!?/p>
同群
(1).共處;為伍?!墩撜Z(yǔ)·微子》:“夫子憮然曰:‘鳥(niǎo)獸不可與同羣,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(shuí)與?’” 宋 孫光憲 《女冠子》詞:“勿以吹簫伴,不同羣?!?康有為 《大同書(shū)》戊部第一章:“女子亦人也,豈鳥(niǎo)獸不可與同羣哉!” 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四五:“他又想到烏鴉都是黑的,他既與烏鴉同群,還有什么資格看不起他們呢?”
(2).猶同伴。 唐 李商隱 《失猿》詩(shī):“莫遣碧江通箭道,不教腸斷憶同羣?!?郁達(dá)夫 《曼兄書(shū)來(lái)作此答之》詩(shī):“非將苦語(yǔ)訴同羣,為恨幽蘭未吐芬?!眳⒁?jiàn)“ 同伴 ”。
孰與
(1).與誰(shuí)?!豆騻鳌ば迥辍罚骸?莊王 曰‘子去我而歸,吾孰與處于此?吾亦從子而歸爾?!薄妒酚洝っ蠂L君列傳》:“ 齊 無(wú) 秦 ,則天下集 齊 , 親弗 必走,則 齊王 孰與為其國(guó)也!”《新唐書(shū)·韓翃傳》:“時(shí)有兩 韓翃 ,其一為刺史,宰相請(qǐng)孰與, 德宗 曰:‘與詩(shī)人 韓翃 ?!?元 王實(shí)甫 《西廂記》第四本第三折:“人生長(zhǎng)遠(yuǎn)別,孰與最關(guān)親?不遇知音者,誰(shuí)憐長(zhǎng)嘆人?”
(2).猶言何如。意謂還不如,常用于反詰語(yǔ)氣。《荀子·天論》:“大天而思之,孰與物畜而制之!從天而頌之,孰與制天命而用之!” 漢 班固 《東都賦》:“且夫僻界 西戎 ,險(xiǎn)阻四塞,脩其防御,孰與處乎土中?!薄吨軙?shū)·杜杲傳》:“若使 齊 寇乘之,則彼此危矣。孰與心忿悔禍,遷慮改圖?!?/p>
(3).比對(duì)方怎么樣,表示疑問(wèn)語(yǔ)氣。用于比照?!赌印じ罚骸?巫馬子 謂 子墨子 曰:‘鬼神孰與圣人明智?’”《戰(zhàn)國(guó)策·齊策一》:“我孰與城北 徐公 美?”《史記·范雎蔡澤列傳》:“功彰萬(wàn)里之外,聲名光輝傳於千世,君孰與 商君 、 吳起 、大夫 種 ?” 宋 王安石 《酬王濬賢良松泉二詩(shī)·松》:“試問(wèn)蒼官值歲寒,戴白孰與蒼然好?” 明 徐渭 《自為墓志銘》:“不知古文士以入幕操潔而死者眾矣,乃 渭 則自死,孰與人死之?”
黃庚名句,白雁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4傳輸助手